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 > 期市要闻 > 正文
 

LME方案变化转向指数期货 国内钢材期货重规划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8日 10:04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罗文辉 发自上海

  因近两年钢价大起大落引发保值需求,国内上市钢材期货的呼声很高。上月底,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宣布钢材期货上市方案发生根本性变化,则使起步艰难的国内钢材期货上市进程面临可能重新规划的三岔路口。

  上月28 日,LME 的CEO西蒙·希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几年前已开始设计钢材期货合约的交易所,将先致力于开发涉及北美、欧洲和远东地区热轧卷,以及土耳其、北美和远东地区钢坯的6个钢材价格指数。一年后,如果这些作为市场价格参考的钢价指数能在钢铁行业以及LME会员中赢得良好的可信度,LME才将最后决定是否以这些参考指数作为基准进行钢材期货合约交易。

  敢于吃螃蟹的印度孟买大宗商品交易所(MCX),虽于2004年3月推出扁平材和长材的两类三种钢材期货,但不易标准化及实物交割的困难已使其陷于几无成交的尴尬处境。

  事实上,这次LME公布的修改后钢材期货上市方案,不再以某一个具体的钢材品种为交割标的,而是以招标的参考价格编制公式建立和发布的一个可靠的钢材价格指数为基准。这一方案不仅解决了困扰参与各方的钢材品种繁多、标准难以统一问题,类似于金融期货的现金交割也与LME其他有色金属合约传统的实物交割完全不同。

  而在国内,上海斯迪尔电子交易市场的市场总监虞瑞泰,一直属意并极力向上海期货交易所推荐的是国内钢材价格指数期货。

  坚持不宜开钢材产品期货的上海钢联电子交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胜军,则向《第一财经日报》详细解释了钢材产品更适合区域性现货中远期电子交易市场,而不适合上市合约高度标准化的期货交易所的原因。

  他认为,不仅钢材品种繁多,很难设计标准合约,而且钢材是否大品种问题,还需要细致调查一下才能推断。他还指出,在国内生产1吨钢材需要有5吨的运输力与之匹配,如果钢材期货推出,一旦发生短时间需要大量交割,给现已紧张的运输部门造成的压力是不可想象的。

  历经10年的整顿和发展,期货行业的法规环境与市场成熟程度有很大改善,市场的监管力度和水平均大大提高,再出现当年苏交所钢材期货事件的可能性是大大降低了。但钢材产品及钢材市场本身不适合期货交易的一些特点却没有因时间的流逝而发生变化,有些反而是加强了。

  对于国际钢协不久前提出的

铁矿石期货比钢材期货更可行的看法,虞瑞泰和李胜军均认为,铁矿石的标准化存在同样的困难。且在这两位钢铁市场专家看来,日本刚推出的废钢期货也可能是较铁矿石及钢材产品期货更好的选择。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
010—58685776(北京)
021—52132511(上海)
020—34254460(广州)
0755—82416077(深圳)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