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挺期铜市场的多事之秋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1日 08:49 第一财经日报 | |||||||||
英国标准银行 基本金属市场上周经历了非同寻常的一周,在5个工作日中只有3个工作日进行着全方位的交易。 上周一为美国独立日,导致市场交易平淡,然而商品铜凭借供应受阻的消息(美国及
在过去4周中,商品铜市场经历了多起铜矿罢工、事故、电力短缺问题,以及有精炼厂将关闭等消息,使得供应短缺的问题更雪上加霜。 事实上,真实影响可能并非来自于产量的损失,因为实际损失微乎其微,而更是该系列消息对于市场信心的影响。交易所存货量异常低下(5月份下降1.2万吨,至9.3万吨,纽约金属交易所及LME存量6月份至今一再减少)。近期现货升水达到极限(6月份第一次突破本年度100~200美元/吨区间,达300美元);技术性紧缺由于4月、5月份的市场大量抛货所积聚的空仓积累而更显严重。除此之外,有关供应问题的传闻更是火上浇油。正因如此,铜价得到有力支撑。一系列由于CTA(商品交易顾问)及其他跟风投机者在5月中旬持续多头清仓因素导致铜价一度跌破3000美元/吨,但这一现象并未维持,并在商业及基金稳健买入的情况下缴械投降,铜价一路拉升回3300美元/吨区间,高位曾接近3400美元。然而,随着现货/3个月铜升水区间的加宽,现货价目前处于叹为观止的3670美元/吨历史高位。 从其历史上与存货水平关系以及LME库存量位于历史地位,并从6月至今一直下降来分析,近期现货升水现象可能仍将加剧。然而,市场传闻称,预期将有更多商品铜入库,并且如果现货升水现象加剧,在未来几周中回库速度还可能加快。但与该技术性短缺相矛盾的是,铜金属在现货市场容易获取,而且伴随夏季需求淡季来临以及冶炼厂瓶颈状况的突破,供给情况还将不断改善。因此,今年下半年(特别是2006年一系列供应恢复效应开始见效),整个精炼市场供应应该会出现大量盈余,并且库存将开始重新积聚。年中将成为从供不应求转换为供大于求的市场关系的转折点。 最新的国际铜研究组织的公布数据支持这一观点。1~2月的预计调整,将2005年第一季度从短缺(主要来自美国及欧盟需求数字)重新调整至稍有盈余。世界精炼铜市场在2005年3月份有2.6万吨短缺,1~3月总共短缺5.9万吨。这与2004年同期45.2万吨的短缺量以及这两个第一季度之间的巨大差距相比,清楚地表明了市场正处于从严重短缺戏剧性转向严重盈余过程的中期。世界精炼铜用量在2005年第一季度同比下降5.5%(但仍比2003年第一季度高出3.8%),中国需求量的正增长(+6.4%)被美国(-11%)、欧盟(-15%)、韩国(-8.5%)及日本(-13%)由于经济缓慢增长等导致的铜需求量减少相抵消。其他经济指标也表明今年其余几月铜金属消费量将有所减少。供应方面,矿产今年第一季度增长7.5%,然而整个精炼品产量仅增加了4.1%(主矿增加5.5%,副矿减少5.3%)并且精炼产能利用率在3月份仍只有79.4%。但这一数据在下半年应有所改善。 总而言之,铜价停留在将近本工业周期的顶峰,主要由于不断下降的存货以及供应受阻产生的严重现货升水现象所致。然而,市场一些人士认为,由于整个市场即将进入夏季传统低需求量季节,伴随精炼铜产量的增加,可能缓解上述现象。技术面分析,图表走势显示为下降趋势,关键支撑位位于3211美元/吨(110日价格移动平均线),一旦突破该位下一目标位位于3100美元位置。阻力位在3365美元。(本文不代表本报观点)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