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 > 期市要闻 > 石油价格 > 正文
 

油价上涨背后的利益 进口商与期货商的多空博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24日 10:47 中国证券报

  记者 林威

  记者在南方参加一次石油业内的沙龙,恰逢国际原油期货价格逼近60美元/桶,对油价走势的争论立刻成为会上焦点。

  双方观点针锋相对。

  座中的几个期货商则是一边听演讲一边摇头,他们的判断是原油期货价将走向70美元/桶。他们一方面也认为原油供应充足,但问题出现在炼厂和运输等中间环节受到限制,成品油出现季节性短缺。与此前高盛公司的观点相类似,石油的结构性供应短缺将推高原油价格。

  双方争论基金是否会在目前水平出货以及油品价格和原油价格将来的相关度,均未有共识。

  有趣的是,从油价走势的不同推论可以看出双方背后不同的利益。很明显,一方是代表石油进口商,另一方代表做多的期货商。

  广东是中国最大的燃料油和液化石油气的进口地。目前所进口的石油产品是和国际原油价格相挂钩的。油价的每一次上升都对进口商的业务和成本带来巨大的压力。他们更倾向油价下降的相关信息。

  期货商也不是在空谈,油价上涨的一套理论是和做多的操作相辅相成的。其实他们是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做多或做空以套利。

  单个企业背后的经济利益动机很简单,但使石油市场复杂化的是政治。政治是一种规则。从需求和实货贸易角度,美国和中国同为世界石油进口国,利益似乎一致,但从国家利益出发,美国对石油金融衍生品的规则设置,可以降低实货进口的风险、保护本国利益,同时试图控制石油价格,使之成为武器和政治的筹码。

  媒体是影响油价的一种工具,当每一个炒作因素被媒体放大,来影响市场的心理的时候,我们就要随时看看背后的利益和动机,而不是空谈油价。从目前看,油价离基本面很远,我们离油价的话语权也很远。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网友装修经验大全
经济适用房之惑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变质奶返厂加工
第8届上海电影节
《头文字D》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林苏版《绝代双骄》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