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海
自去年上海天然橡胶期货(下称“沪胶”)RU0407合约巨量实物交割后,沪胶交易逐渐低迷,场内沉淀资金逐渐流失,以成交量和持仓量为标志的交易规模逐渐缩减。一度成为国内期货市场主力的沪胶陷入了沉寂和反思之中。
近阶段,沪胶追随国际橡胶价格上涨而呈大涨浅回的强势特征。昨天,主力9月合约上涨了1.3%,报收14255元/吨,成交量和持仓量虽都增加,但也仅仅为27852手和13642手,量仓规模非常小。
国内期市其他品种交易活跃、沪胶品种不够完善、主力资金结构缺乏消费商成分等因素作用,不但分流沪胶场内沉淀资金,而且阻碍了外围增量资金进驻。
受国际国内商品期市供需关系变化,基本金属品种的低库存量、现货对期货价悬殊升水幅度因素的作用,引发基金积极做多;农产品处于年中重要生长时期,产区气候反复多变,对农产品生长产生重要影响,大豆、玉米、棉花等农产品价格处于年中价格升水走势之中,并引发基金做多农产品品种。
受国内外品种联动效应影响,国内相关品种走势较为强劲,并演绎挤仓行情,投资投机价值逐渐显现,由此而吸引外围增量资金积极进驻,并展开激烈扩仓争夺,致使国内期市大多数品种交易规模显著拓展。铜、大豆、豆粕、玉米、强麦、棉花等品种不断吸引增量资金进驻,持仓量分别拓展至19万余手、54万余手、28万余手、24万余手、24万余手、及10万余手较大规模,而沪胶持仓量已显著缩减至1万余手。
究其原因,沪胶场内沉淀资金撤离导致投资投机价值下降,反过来投资投机价值继续下降又引发场内沉淀资金继续流失,由此而形成恶性循环,沪胶交易也陷于极度低迷之中。
自去年RU0407合约巨量实物交割摘牌下市后,受23万余吨沉重实盘压制作用,沪胶场内沉淀的投机资金逐渐撤离退场,在沉淀资金撤离趋势不可逆转的背景下,始终未见有任何重新激励沪胶期货交易的政策措施出台,由此也反过来加剧沪胶场内沉淀资金撤离趋势。
由于上海期货市场工作重点转移至做大做强铜期货,重点搞活铝期货,因此,市场对20号标胶的开发上市呼声也随之逐渐减弱。
笔者分析认为,沪胶之所以缺乏激励政策支持,其主要原因在于,沪胶交易始终难以摆脱“低迷—活跃—风险加大—风险控制—重新低迷—重新活跃—风险重新加大—加重风险控制—加重低迷”的恶性循环。其实质是沪胶以生产斜交胎的5号标胶为交易标的,主力资金结构以农垦产胶商为主的空方期现套利资金和投机资金为主,而缺乏用胶终端消费商的多方期现套利资金。这导致库存量易增难减。
市场尚未开发上市生产子午胎的20号标胶,导致沪胶交易品种单一,不够完善,缺乏多方期现套利资金进驻。说明该品种目前对生产子午胎的轮胎企业而言,尚不完全具备回避胶价剧烈波动风险的功能,而主力资金结构不够完善也成为沪胶难以摆脱交易规模与市场风险同时放大的困境。
目前国际国内胶市供需关系反复多变。国际国内产胶区均进入割胶旺季,但国内外部分割胶区又遭遇严重干旱的灾害性天气,天胶产量减少与旺季形成严重矛盾;国内外汽车及轮胎行业发展将决定用胶需求消费增长抑或缩减;国内斜交胎和子午胎消费税征收变化,直接影响轮胎行业拓展生产销售规模的增长幅度;沪胶库存量持续缩减,实盘压力已显著减轻等等,对沪胶吸引外围增量资金积极进驻、拓展沪胶交易规模较为有利。
但在国内期市大多数品种全面活跃背景下,由于缺乏激励政策支持,以及品种和资金结构依然不够完善,沪胶仍难以走出低谷。这使得交易规模较小的沪胶难以实现避险功能。
(本文不代表本报观点,作者为外高桥期货研发部经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