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内石油贸易商套保地点从新加坡奔向上海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20日 09:32 第一财经日报 | ||||||||
逃出“锁定亏损”的客场困局 本报记者 田晶 发自广州 许多国内石油贸易企业已改变单纯在新加坡石油纸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的策略,纷纷转投上海燃料油(资讯 论坛)期货市场。
上海期货交易所交割部总监助理李辉在日前于宁波举行的“2005中国石油市场研讨会”上透露,上海燃料油市场参与结构日趋合理,现货企业表现出积极态度,目前期货公司代理的燃料油现货企业的持仓量,已占到总持仓量的15%~25%,而新发展的自营会员有9家。 套保的“上海优势” 在上海燃料油期货推出(2004年8月25日)之前,国内的石油贸易商一般选择新加坡石油纸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操作。 李辉称,与一对一交易的新加坡纸货市场相比,上海燃料油属于场内交易,日均成交量为63万吨,日均成交额达13.43亿元,都已高于纸货市场。 李辉认为,上海燃料油期货价格走势与国际油市的总体趋势保持一致,与新加坡市场相比,上海燃料油期货更多地反映了中国国内油市行情。长期以来存在的“倒挂”现象,说明新加坡价格不能完全反映国内油市,而与新加坡价格高度相关的黄埔到岸价格也脱离了国内真实供需情况,目前在黄埔市场上已形成“价格瓶颈”,180CST高硫燃料油报价只要超过3000元/吨,便无成交达成,因此上述价格已无实质意义。 摆脱受制于人命运 新加坡纸货市场是一个OTC市场,其市场准入、信息透明度以及大贸易商可以利用普氏窗口来轻易推高价格的特殊游戏规则,都决定了这是一个极易被操控的市场。今年3~4月份,纸货价格疯狂上涨,最高达到创纪录的272美元/吨,背后就有英国BP、摩根士丹利等机构的身影。 与会石油贸易商表示,单纯在新加坡纸货市场保值存在很多弊端。由于新加坡市场上大的贸易商有意针对中国需求逼仓,以及中国贸易商对定价权影响力微弱,导致新加坡市场与国内现货市场长期出现“倒挂”格局。在这种格局下做保值,国内贸易上往往陷入“锁定亏损”的困境,并未起到保值促进盈利的作用。由于市场“倒挂”,采购的计价期结束后比照国内现货市场价格,成本会高于售价,此时对现货头寸抛等量的纸货进行保值,只是锁定了一段时间内的亏损,而不能锁定利润。 国际期货燃料油事业部经理助理邓敏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国内石油贸易企业在新加坡纸货市场上做套期保值存在“先天不足”:委托境外代理商交易,由于在新加坡没有仓储设施,且不具备进入纸货市场交易的资格,命运很容易被别人掌握。纸货市场由少数几家石油巨头操控,往往运用几万吨的交易量就可以左右市场价格。4月上旬,新加坡纸货价格暴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内企业的保值头寸集中在少数石油巨头和投行手中,遭遇纸货价格从3月初以来持续走高的巨大压力,迫不得已将空头头寸平仓认赔出场,国内石油贸易商普遍损失惨重,部分贸易商元气大伤。 合理策略 广州华泰兴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期货部唐鹤群认为,从交易历史以及目前国内期货市场发展状况来看,国内石油贸易企业仍然无法完全退出纸货市场。国内石油贸易商在纸货市场上交易时,应尽量将仓位分散,避免集中在少数几家大的交易对手手里。另外贸易商需要调整保值策略,对计价期内的燃料油做买期保值。在预售合同项下进口采购中买入纸货,则计价期内的价格上涨风险可以被纸货多头头寸上的利润对冲,计价期结束后再抛纸货来保值。 上海市场的保值功能也得到了贸易商的重视。华泰兴公司唐鹤群表示,贸易商不能再单纯利用纸货进行保值,而应把纸货、现货和上海燃料油结合起来操作,由纸货市场向上海市场保值操作过渡。由于上海燃料油长期与黄埔现货市场形成“倒挂”,其提供的期现套利空间也早已引起市场关注,而且基本属于无风险套利,可以作为调整纸货保值头寸的后备选项,使得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通过多个市场的组合获利。当然,经过这一过渡阶段,贸易商希望最终能完全通过国内期货市场进行保值操作,从而摆脱在新加坡市场上受制于人的局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