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 > 期市要闻 > 石油价格 > 正文
 

国内油企期盼市场定价机制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21日 05:41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面对国际原油价格自4月4日触及历史高点后持续回落,目前累计跌幅已达14%的情况,国内要求中石化、中石油两大油企下调成品油价格的呼声再起。许多人指责中石化、中石油的油价历来只涨不跌,从中牟取暴利。近日,中石化内部一位人士向记者表示,这种指责对国内油企而言是不公平的。

  价格管制造成炼油毛利持续恶化

  今年3月23日,发改委下发了成品油出厂价和批发中准价上调的文件,将汽油出厂价格每吨提高了300元,零售中准价按出厂价调整幅度等额提高。这次调价不涉及柴油和化肥用重油价格。调价令一出,各种指责的矛头再次指向中石化、中石油这两家国内最大的油企。而此时正值中石油、中石化公布2004年年报之时,两家公司受原油价格飙升、行业景气周期带动的影响,都实现了历史最好的盈利水平,成为最能挣钱的公司,许多人认为,国内油企趁着国际原油价格上调的时机,调高成品油价格,有趁火打劫的嫌疑,从中牟取暴利。

  中石化有关人士在上周于沪上召开投资者见面会时,对这一指责表示了无奈和委曲。事实上,国内成品油由国家发改委定价。1998年我国实行了与国际接轨的定价办法,根据纽约、新加坡、鹿特丹三地成品油价格加权平均为依据,并权衡市场情况具体制定国内成品油的批发价和零售价,由国家发改委公布实行。国内油价的调整在时间上,比国际油价变化滞后一个月。同时根据2001年《关于完善石油定价机制相关办法的通知》的规定,国内成品油价格在国际油价短期上涨时不上涨,而在国际油价下降时不下降或少下降。中石化有关人士表示,目前国家的成品油定价并未违反上述办法,国内油价不可能因为国际油价的短期波动而出现频繁的变化。

  更重要的是,2004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大幅攀升,已经使国内油企炼油业务承受了巨大的成本压力,其炼油毛利与国际水平无法相比。

  中石化2004年虽然实现了净利润322.75亿元的历史最好水平,但对此应理性看待。事实上中石化的利润最主要的贡献来自于化工板块的盈利能力劲增,毛利由2003年的11.2%提高到20.57%。与此同时,炼油板块毛利却进一步恶化。

  市场人士指出,3月份的那次油价调整本身就没有到位,现在即便国际油价出现回落,也还没有回落到国内目前的油价水平。

  期待市场化的石油定价机制

  国内目前现行的石油定价机制并非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油企所期望实施的机制。事实上,由于国内的油价管制机制,中石化在去年就减少了近200亿的盈利。这一定价机制所带来的众多弊端中最大的问题在于价格变化在时间上的滞后性。在国际市场价格高升的时候国内油企无法提价以抑制需求,在价格回落的时候也无法降价以刺激需求。价格对于市场需求的合理制约效果因此无法得到体现,这使得油企承担了因被动应对价格变化而支付的额外的成本。与此同时,国内根据三大市场上月加权平均价格制定石油中准价,而中石油、中石化集团在此基础上再上下浮动8%的定价方式,又为市场对国内油价走势提供了可计算的预期,这样也就为市场的投机行为提供了良好的操作条件。

  因此,一个市场化的石油定价机制也是油企所期盼的。

  有消息称,我国石油体制市场化改革方案目前已经取得初步研究成果,该方案的主要指向就是市场化,目前针对上游、中游、下游业务已分别形成研究报告。

  中石化有关人士对于国家何时能够出台市场化的石油定价机制表态谨慎。该位人士称,油价对于国民经济整体影响较大,相信政府会在考虑承受能力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定价机制的改革。长远来看,油价形成机制与国际接轨是必然趋势,而且一个市场化的定价机制对于我国目前能源结构的调整、对于合理的能源消费观念的形成都是至关重要的。目前不确定的只是接轨的速度和时机。


评论】【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