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 > 期市要闻 > 正文
 

炒壳梦想 近百家期货公司借壳资源从容应对亏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7日 09:57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罗捷 上海报道

  年终盘点的时候,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尽管市场做大了,市场中的大多数人却没有享受到更多的“蛋糕”。这就是2004年中国期货市场上经纪公司的现状。根据不完全调查,目前192家期货经纪公司中,近百家公司处
于亏损状态。

  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公司还在苦苦支撑?又是什么原因造成期货经纪公司之间严重的两极分化?

  两极分化严重

  2004年其实是中国期货业自诞生以来最辉煌的一年,四个新期货品种的上市让期货市场连续成为资本市场上引人注目的亮点,而14.89万亿的总成交额在创造历史新高的同时,也让不少业界人士看到了期货业发展的未来。

  但是,整体的繁荣并不能掩藏市场上突出的结构问题。作为最重要的市场参与者之一,期货经纪公司的两极分化在2004年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以中期系统为代表的少数大型公司成为市场上的绝对主流,而近半数的公司则出于亏损状态。

  实达期货董事长张宜生称,根据他的预测,以期货经纪业务收入讲,目前期货公司中盈利持续超过千万的公司大约有20家左右,60到70家尚可以保持盈利,剩下的或挣扎在盈亏边缘,或者已陷入亏损的泥潭。

  记者向中国期货业协会查询有关数据,被告知目前各公司年报还没有出来,有关数据还无法统计。但根据上海、大连和郑州三大交易所公布的交易数据,仍可以略窥一斑。

  尽管各期货经纪公司收取的手续费佣金不完全一致,但业内一般而言,公司业务收入基本为成交额的万分之一。据此可以大致算出各期货经纪公司的主要收入。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国际期货经纪公司(原深圳中期)是2004年市场上交易额最大的期货经纪公司,成交总额达到5674亿元,排在百位的上海普民只有399亿元,第189位的青岛金龙则仅有1566万元。北京天龙、福建润福、广东汇储三家期货经纪公司更是全年无交易。

  成交金额的对比说明,期货经纪公司的两极分化极为严重。另外,根据计算,192家期货经纪公司中,成交额排在前10位的公司,其总成交量达到3.46万亿,占全部成交额的23.8%;成交额前20位的总成交量达到5.59万亿,占总额38.5%;而排名100位以后的各公司总成交额,仅占成交总额的10.6%。

  各期货经纪公司的规模实际相差不大,即使是中期系统的子公司,人员平均也在百人以下,小的公司由于设置部门的需要则必须有数十人,因此,各公司的经营成本其实没有太大差别,但交易额产生的收入则差距极大,因此盈利状况也就天差地别。

  临界点:500亿-600亿元?

  大量公司亏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公司支出比较多。据业内人士介绍,期货公司的主要支出包括:房租费用、员工工资、居间人佣金费用和信息费用等,此外,开发、维护客户所需要的费用则可能更多。

  根据实达期货的经验,张宜生认为,一家期货经纪公司一年的总开支大概在300万到400万元左右。这即是说,收入必须超过400万,才能满足收支平衡的要求。

  另一个问题是,期货经纪公司目前需按照33%征收所得税,但同时相当多的费用支出无法在应纳税收入中扣除,公司因而承担了很大的税负压力。

  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期货经纪公司的业务成交总额,必须要达到相当的额度才能保证不亏损。由于目前期货交易中,当日开仓当日平仓只收一次佣金,双边计算的成交额还需再打折扣。因此,保守估计,这一相当的额度则要达到500亿-600亿元。

  目前,成交额排名中,达到这一规模的最后一家公司是沈阳中期,成交额为602亿,排名第82位。这意味着位列其后的公司都有可能在亏损。这与张宜生的估计大致相符。

  但这些客观因素并不是期货经纪公司两极分化的根本原因。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期货行业高风险的特点,对于期货经纪公司风险控制能力和产品研发能力的要求更强,容易形成赢家通吃、胜者为王的局面。

  中期系是目前中国期货行业内最大的集团,深圳中期连续几年都是成交额最大的公司,在全国总成交额中占有超过3%的份额,拥有规模庞大的研发和客户队伍。出于防范风险的考虑,很多投资者宁愿到这样的大公司开户,也不愿贪图小公司手续费优惠的蝇头小利。

  另外,浙江永安、浙江金迪、浙江新世纪、浙江中大四家公司在2004年一举进入成交额年度排名榜前10位。浙江系期货公司的全面爆发说明,投机资金也在要求期货公司对于市场的变动有足够的反应能力,在投机意识极浓的浙江资本眼中,这些既有地域优势,又有足够市场意识的公司已经成为市场的新贵。

  炒壳梦想

  其实,这种赢家通吃、两极分化的格局在期货市场上已维持多年。是什么动力让这些公司还在期货这条路上踯躅前进,不愿放弃?难道股东们愿意每年投入几百万,赔钱赚吆喝?更何况不少公司寂寂无名,连吆喝都赚不到。

  期货业协会副会长常清认为,相当多的公司是在等着金融期货的挂牌推出。国债期货、股指期货,甚至汇率期货等金融产品,让不少还处在盈亏之间的公司心有所图,希望凭借更广阔的天地开拓一番事业。

  另外,包括白糖钢铁、铅、锌,甚至汽油、原油等产品都已经提上了各交易所的产品开发日程,有相关行业背景的股东们,自然希望这些新产品能够上市,自己的期货公司因此能够获得足够的生存空间。以金瑞期货为例,其股东江西铜(资讯 论坛)业相当多的头寸都在其席位上消化,佣金已经足够“养活”这家公司了。

  张宜生则认为,很多公司其实是在等待机会将股权卖出,炒作期货公司的壳资源。目前在所有金融机构中,期货公司的牌照价格最低,大约在1000万元左右。由于期货公司投入不多,窟窿不大,股东们与其现在退出,不如等待壳价值在未来几年内充分升值。而这一预期也并不是没有依据。

  首先,外资进入中国期货业需要通过购买股权的途径。从目前证监会允许香港澳门公司通过CEPA进入中国期货业的例子来看,外资在内地新建独资公司的概率不大,其首选模式是收购现有的公司。这一预期下,一些小公司宁可压缩规模,承担亏损。

  其次,不需等太长时间,证券公司将开始大规模收购期货公司。股指期货、国债期货等产品一旦推出,证券公司就必须要有自己的期货公司。目前,有相当多的证券公司已经有此意向,并开始有所动作了。

  此外,各期货公司也在等待新品种的上市。一旦新品种上市,相关行业以及上下游行业的龙头企业必然要参与保值,他们都是期货公司的潜在买家。若以一个产品上市将引入三个行业计算,应该有相当多的企业已经开始关注期货公司了。

  有人算了笔账,如果外资购买30家,证券公司购买50家,各行业龙头购买50家,目前一些亏损的期货公司还在抢手货之列。壳资源的价格还将有不小的上升空间。

  炒壳,尽管很多公司的都避讳这一说法,但也许这才是股东们继续混迹期货行业的真正原因。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