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银行海外上市撞头彩 社保基金借道首持H股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23日 16:06 国际先驱导报 | ||||||||
交通银行海外上市的顺风顺水是否预示着,四大国有银行的上市也将有美好前景呢? 国际先驱导报驻香港记者王健平报道 6月23日在香港股市挂牌的交通银行(资讯 行情 论坛),以其内地银行海外上市第一股的身份,撞得头彩,引起海内外投资者的极大关注。分析员预期该行股价在首天将上升一成半至两成,有利大市的投资气氛,并可吸引部分解冻的资金回流股市。
定价接近上限 有报道称,交通银行原计划以“A+H”(在内地的A股市场和香港的H股市场)同步上市,后因考虑到内地市场具体情况,最后决定暂时放弃在A股上市,并于6月13日在香港首次公开招股。交行的招股总数为58.56亿股H股,招股价格范围介于1.95至2.55港元之间。 6月18日,交行以每股2.5港元定价,接近2.55港元的定价上限。市盈率达14.8倍。 交通银行招股再次掀起散户认购新股热潮。这次招股冻结资金高达1500亿港元,国际配售部分共录得超额20倍的认购,公开发售最终录得205倍超额认购。这使交行H股的受欢迎程度排在自2003年底中国人寿(资讯 行情 论坛)招股以来的第四位。而回拨机制将公众认购部分由2.93亿股增至11.71亿股,占整体发售股份的20%。 交行的招股活动反应热烈,香港业界人士认为有三项因素:首先,经过改制和财务重组,交行的众多经营指标在内地处于同业先进水平;二是作为内地第一家在港上市的大型银行股占有先机;三是其股东具有吸引力,特别是香港本地汇丰银行作为其策略性股东和管理层参与实际营运,使投资者信心大增。 非交行莫属 交通银行是中国内地第五大商业银行,也是最早完成财务重组和引入国际战略投资者的内地银行。从2000年底正式提出引资上市改革的目标起,交行就一直对上市“痴心不改”。 对此,交行董事长蒋超良表示原因有四:首先,希望借资本市场的监督管理机制,完善交行的公司治理和内部管理;其次,开辟新的可持续融资渠道;再次,建立有效的市场化人力资源激励约束机制;第四,境外上市可以使交行主动融入国际金融市场,从而提升交行的国际形象和竞争力。 据介绍,交行的改造总体上是按“财务重组—引进外资—公开上市”这三个步骤分步推进的。财务重组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步是集中处置不良资产,人民银行向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发放207亿元人民币再贷款,信达按对折的价格收购了交行414亿元可疑类贷款,交行对出售可疑类贷款的损失和116亿元损失类贷款进行了一次性集中核销;第二步在处置不良贷款的基础上进行增资扩股,其中财政部增资50亿元、增持50亿股;中央汇金公司投入30亿元、持有30亿股;社保基金投入100亿元,持有56亿股;其他老股东增资11.36亿元,增持6.31亿股。2004年7月交行还成功发行120亿元次级债务,有效补充了附属资本。 在交行一系列的改制动作中,最引人注目的是2004年8月汇丰银行的参股。根据双方的战略合作协议,汇丰银行以144.61亿元人民币(约合17.47亿美元)现金投资获得交通银行19.9%、总计77.75亿的股权。汇丰银行入股之后,交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提高到8.43%,资本充足率提高到11.62%。 此外,通过财政部、汇金公司的注资和汇丰银行、社保基金等机构的现金入股以及次级债务的成功发行,交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已经到达较高的水平。其核心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都远高于作为监管达标指针的4%和8%。因此,在目前内地国有商业银行力争香港首发上市的竞跑中,最终非交行莫属。 社保基金首次进入香港股市 有香港专家认为,交行整体率先上市,可为内地四大国有银行上市投石问路、积累经验。 因为直接把规模巨大、业务复杂的四大国有大银行推向境外股市,风险很大。而对于交行而言,规模不到四大行中规模最小的中国银行的一半,实际经营状况和资产质量都相对较好,因而比较适合用于实验,也有利于提升国有大银行上市的市场信心。 据悉,持有交行14%股权的社会保障基金,在交行上市后可将其股权转换为H股,不过有一年的禁售期。这个安排将使社保基金首次持有H股股份,正式进入香港地区证券市场。不过交行上市后,社保基金的股权将被摊薄到12.37%。 《国际先驱导报》法律声明:本报记者及特约撰稿人授权本报声明:本报所刊其撰写的稿件和提供的图片,未经本报许可,不得转载、摘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