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拨国有资产做大社保基金 进退亟待政府拍板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14日 08:53 新华网 | |||||||||
“两会”期间,保险资金高调入市成为诸多媒体关注的焦点。相比之下,全国社保基金很少为人们关注。问及有关代表、委员,也少有这方面的提案议案。 有代表、委员指出,眼下同为机构投资者的社保基金正面临自己的难题:在做大基金和资本市场发展之间如何求得平衡?
一方面,社保基金迫切希望尽快充实资产总量,以应对未来老龄化社会之需;另一方面,资本市场对划拨国有资产一事疑虑重重,有关部门迟迟不能下定决心。是进是退?全国社保基金只能沉默。 做大已成当务之急 自1993年始,有关专家就呼吁划拨国有资产充实社保基金,但10多年过去,经过几度波折,事情依然没有实质性进展。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逼近,以及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进行的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尽快划拨国有资产来充实社保基金,已成为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的当务之急。一位曾任职理事会高层的政协委员表示,这件事情是理事会目前最重要的事。尽管有关部门对划拨国有资产的形式有疑义,但理事会的设想是,划拨过来的只是权益而已。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将来不一定进入董事会,而且也没有这么多人可以派出,只是在年终时参加一下有关上市公司的股东大会,知道企业有多少利润,社保基金可获得多少权益。社保基金只要求享有这部分股权的收益,并将收益放入基金运作。 全国社保基金目前大约有1700亿元资产。据了解,国家将其定位为战略后备资金,即平时的社保功能由财政支出,只有在国家遭遇战争、重大自然灾害等特殊情况,中央财政不堪重负时,才动用这部分资产。 专家指出,如果划拨国有资产充实社保基金一事继续拖下去,等到省和地市的国有企业改制都已完成后,可用的就只剩下中央企业这点资产了。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第一任理事长刘仲藜谈及划拨事宜时一语中的:这是个老问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已经制定出划拨草案,包括划拨比例、哪些企业要、哪些企业不要等,但没有得到政府批准。 关键在于政府决心 刘仲藜表示,划拨国有资产充实社保基金一事,还有很多人心存疑虑,担心会到二级市场减持。事实上,这件事情国务院已经明确:第一,是划拨股权过去;第二,如果要变现,不在国内市场进行,只通过国外市场变现。这样,对国内股市不会造成任何影响。 对于社保理事会“等米下锅”的急切之情,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陈清泰深有同感。他认为,充实社保基金的关键在于政府的决心。国有资本是国家的,谁当它的股东都一样。重要的是在什么时机、采取什么样的方案来做这件事情。一旦下了决心,即使有些企业不同意,问题也不大。 陈清泰认为,划拨国有资产充实社保基金,最重要的成果是会出现新的国有资本运作机构。如果划走了国有资产,就必须有人负责,这应该是一个有强大约束力的机构。作为一个新的国有资本持有人,或者说战略投资机构,它的设立和运作,有利于国有资本股权的多元化,对整个改革有好处。 对于“小国资委”的说法,刘仲藜并不认可。他说,划至全国社保理事会的股权只有10%、20%,全国社保理事会不会因此成为大股东,国资委依然持有大股份。理事会不会干预企业的经营管理,只会在股东大会提出意见。如果企业总是亏损或者盈利不高,理事会将在股东大会上提出意见。另外,如果企业应该分红而没有分红,理事会也要提意见。 运作空间有待拓展 不光是在划拨国有资产充实社保基金问题上,在全国社保基金的投资范围问题上,也还存在不少争议。 2003年前后,社保基金曾酝酿投资实业,包括国家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等,并把实业投资作为拓宽投资领域的内容之一,纳入《全国社保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修改建议之中,提交有关监管部门。但是,这一建议并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响应。记者了解到,《暂行办法》的修定版迟迟未出,原因之一就在于人们对此还有不同看法。 问及这个问题时,刘仲藜笑言:“如果投资到钢铁,碰到宏观调控不就完了吗?”他认为,投资实业需要对项目进行具体评估和论证,工作量很大,“比如投资一条公路,在土地上的扯皮都扯不起。” 远不发达的资本市场,给社保基金的运作带来了不少难题。“中国的金融工具本来就少,没什么期货、期指,对冲基金也没有。现在社保基金投资领域只有四项:储蓄、国债、股票、企业债。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拿什么去和美国的养老基金比呢?”说到这里,刘仲藜显出一脸无奈。(记者 郭凤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