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 > 正文
 

基金投资 你是否选对了时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2日 19:53 《Value》价值

  国泰基金

  随着股票市场的火爆,股票型基金的赚钱效应凸现,人们投资基金的热情被极大地调动了起来。最近我们频频接到投资者的咨询电话,询问有关如何把握基金买卖时机的事宜。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们明显地感到在基金投资中,很多人还是抱着“炒”基金的心态,都想做到“选基”、“择时”两者兼得。在此,我们就如何购买基金提出几点建议,供投资
者参考。

  从长期投资的角度来看,短期市场的震荡只不过是长期行情的一个很小的变动而已。对于基金投资来说,只要选择风格稳定、信誉良好的基金公司,坚持相对的长期投资,一定会有所收获。花费太多的力气去研究市场的高点与低点并据此买卖基金是没有必要的,而且也是很难非常准确的。在购买基金时,建议只要根据以下几个原则选择时机进入,至少可以降低短期套牢的心理煎熬。

  首先,根据经济循环周期判断买入时点。我们常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股市表现的好坏大致反映了经济发展的景气状况。经济发展具有周期性循环的特征,一个经济周期包括经济衰退、复苏、扩张、过热几个阶段。一般来说,在经济周期衰退至谷底,到逐渐复苏到有所扩展阶段,此时投资

股票型基金最为合适;当明确锁定经济处于景气的谷底阶段,应该提高债券基金、
货币市场基金
等低风险基金的投资比重;若经济处于景气复苏阶段,则应加大股票型基金的投资比重;当经济景气逐渐衰落的时候,要逐步获利了结,转换成稳健收益类的基金产品。我国经济发展目前正处于一个较长的高增长阶段,经济景气度扩张,应该说是投资股票型基金的较好时机。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的特征,适当加大对股票型基金的投资比重。

  其次是基金募集的热度。股市中有一个屡试不爽的规律,就是行情在情绪乐观高涨中结束,在悲观中展开。当平时不买股票的人开始谈论股票获利的可能性、买卖股票成为全民运动时,距离股市的高点就已经为时不远了。相反,当散户们纷纷退出市场,市场可能就要开始反弹了。其实,判断市场的冷与热,从基金募集的情形就可以窥出一斑。经验显示,募集热闹的基金通常业绩不佳,募集冷清的基金收益率反而比较高。我国2004年年初的基金发行情况就说明了这一点,当时基金发行规模超过40亿的基金表现弱于同期发行的规模比较适中的基金。这是因为投资人总是勇于追涨杀跌,怯于逢低介入。

  再次,要注意基金营销的优惠活动,以节省交易费用。目前,基金公司在首发募集或者持续营销活动期间,为了吸引投资者,通常推出一些购买优惠活动。尤其是要注意在持续营销活动中,基金公司一般会选择业绩优良的基金,投资这些基金通常比较安全,加上能享受费率的优惠,何乐而不为呢?

  最后,申购基金要摆脱基金净值的误区。投资基金的时候,人们通常觉得净值低的基金比较容易上涨,净值高的基金不易获利,所以基金在募集时,投资者觉得面值为1元时便宜。这完全是一种错觉,净值的高低与是否容易上涨没有直接的关系。其实,基金与股票在这方面是完全不同的,股票在价格很高时很容易出现回调,因为股价的上涨依赖于公司的盈利能力的增强,如果公司的盈利能力跟不上股价的上涨速度,股价必然会下跌。而基金是多只股票的集合,基金经理会随时根据个股股价的合理性、公司经营的

竞争力及其所在行业的景气程度和市场变化来调整投资组合,随时选择更具有潜力的股票来替换原有的股票。因此,只要基金投资组合调整得当,净值可以无限上涨。相反,如果组合选择有问题,净值再低,仍然存在继续下跌的可能。所以,选择基金不应只看净值的高低,而是要根据市场的趋势来判断。

  无论是在发达市场还是在新兴市场,投资者购买基金的时候总是希望能够实现最大的回报率,但幸运儿总是很少。基金投资还是应该以长期为主。在把握买卖时机的时候还要注意几个“切忌”:一是切忌为抢时机而进进出出,让基金申赎、赎回的手续费侵蚀自己的获利;二、基金不是股票,切忌追高杀低,结果往往会造成“不是套牢就是大赔”;最后,切忌在其他基金公司投资顾问的怂恿下赎回自己持有的基金——应客观检视已投入的基金的表现与整体市场展望,不要人云亦云,可以询问多名投资顾问意见后再作决定。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0,9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