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通胀的迷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4日 09:01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长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部副总监 李骥

  成品油价格暴涨了,相信撒哈拉周边农业国的居民不会受到什么影响,因为那里几乎没有人会开汽车;房地产价格暴涨,住在帐篷里的游牧民族也不会抱怨,因为那里没有人住商品房;煤电交通价格上涨,生活在几近原始部落的人们也不会有什么感觉,因为那里几乎隔绝于工业文明之外。物价上涨了,一部分人感到生活质量受到影响,一部分人也许没有感觉。

  很多经济学家对国内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准确性提出了质疑,主要的原因是人们普遍感觉到物价节节攀升,但CPI却在低位徘徊。其实,早在这一轮大宗原材料价格开始上涨时,一些经济学家就曾预言:滞后半年或八个月,上游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就会向下游传导。然而实际情况却和这一预测开了一个玩笑,CPI不但没有上升反而持续下降。这一结果使很多研究机构对中国统计局失去了自信,中国的CPI失真了么?

  事实上,真正感受到物价上涨压力的应该是大城市,而不是边远的城市与农村。在边远城市的居民与农村人的消费结构里,食物、衣着的比重一定比高收入的大城市居民高的多,而汽车、房产、医疗保健等奢侈消费与服务的比重则低得多。所以,

成品油价格上涨,开汽车的人感受到压力,不开汽车的人当然没感觉。
房价
持续暴涨,住房贷款利率提高或央行要提高首付比例,相信还是城里的感觉比较明显,农村人不会有这样的压力。所以,抱怨物价上涨很厉害的,多半是住在大城市的居民,以及住在大城市的经济学家,而事实上这些产品的价格变化并没有完整的计入价格指数的权重里。

  近几年以来,北京的房价上涨很厉害,很多北京本地居民会抱怨房价上涨影响了自己的生活质量。今年以来,约有10万居民迁往北京临近的河北县市去买房,结果导致该地房价由1000元左右上涨到3000元左右,1-2年内上涨了两倍。这就是大小城市的差距,大城市低收入的居民到了小城市就变成了当地的有钱人,北京本地居民在河北买房也许并不觉得贵,而河北当地的居民则强烈感受到生活质量受到了损害,因为越来越多的当地居民买不起房了。

  很多企业家也在抱怨物价上涨太快,比如生产空调的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却不敢同等幅度地给空调涨价,因为空调行业竞争激烈,大幅度抬高价格等于把市场让给了竞争对手。承受如此涨价压力的绝不止空调一个行业,彩电、冰箱、风扇等几乎所有家电行业都毫无例外地面临同样的问题。上游大宗原材料涨价的时候,日常用品、汽车、手机、

纺织品、汽车等行业是持续降价的,竞争使得人们得到了市场给予的应该得到的福利补贴。

  相信统计学家不会有意调高或降低人们消费结构中商品的权重,CPI更主要反映家庭的消费支出结构,应该说,历年来对CPI的权重调整比较符合国内消费结构升级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到食品在CPI的比重是逐渐下降的,而居住的比重则逐渐上升,另外一些如医疗、教育、养老等,可以等其开始普遍并真实地进入城市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中时,再调整权重也不迟。

  中国CPI低位徘徊并非统计学家有意糊弄世人,因为中国人有中国人的消费结构,欧美人有欧美人的消费结构,CPI指数的组成与权重自然相差甚远。中国CPI组成权重代表了12万户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价格调查也涉及了全国31个省(区、市)的500个市县、50000个调查网点的价格调查。还不能够说明一些问题么?尽管上游大宗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并挤压了很多企业家的利润,但对国内一般居民的生活质量并没有产生冲击性的影响。中国的CPI没有失真,它反映了国内居民真实消费结构中商品价格变化的真实状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68,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