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 > 正文
 

华宝兴业:关注全流通时代的投资动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12日 09:49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1991年~2006年6月全流通时代(2006年之后)

  1、大股东不重视股价和企业价值市值成为企业价值的体现

  2、大股东恶性融资大股东融资需要估算原有股权的摊薄程度

  3、实业资本与证券市场无法联通实业资本与证券市场联通

  4、股票齐涨共跌现象明显股价将呈现两级分化

  □ 华宝兴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006年6月19日,G三一(资讯 行情 论坛)有限售条件的流通股上市数量为1093.69万股,成为第一家解禁股。由此,中国股市迎来了全流通时代。

  进入全流通时代的证券市场将具备储备财富、促使财富成长的机制。中国证券市场将从货币性功能转变成资产性功能,将成为全社会财富管理的中心。在全流通时代,中国股市将呈现出明显的与之前15年不同的特征,这些差别主要体现在几方面(见下表)。

  在全流通时代,市场的投资行为又将出现哪些新动向呢?我们认为,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市场愿意为新兴行业或新模式提供资金。证券市场有资源优化配置和融资两大功能。成熟的美国证券市场诞生了很多传奇的“创富”神话,而今在中国,尚德、百度、盛大、分众、51Job、携程等纷纷登陆美国模式,创造了很多“中国神话”。进入全流通的中国证券市场会出现更多的“财富效应”,新兴行业和新的运作模式也更容易受到资金的青睐,更容易获得产业成功的机会。因此,在此背景下,很多实业资本也在改变传统的企业运作模式,欲通过外延扩张来获得发展。

  购并成为未来永恒的题材。在全流通之后,证券市场中发生的购并将会进入新的阶段,这是因为有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购并的制度环境出现变化。2006年1月1日实施的新的《公司法》和《证券法》中对并购做了新的修订;2006年1 月31 日起施行了由商务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该办法规范了外国投资者战略并购内地A 股上市公司的行为;此外,《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也将很快出台。二是支付手段将呈现多样化。在股权分置问题解决后,上市公司会越来越多地采用发行新股、换股的支付方式进行并购扩张。三是要约收购方式的灵活性。新收购办法除了对强制要约方式收购股份作出上述调整外,还保留了主动进行要约收购的方式,明确了投资者可以根据其投资策略和经营需要,选择以要约方式收购上市公司全部或部分股份。

  进入全流通时代后,购并将成为永恒的主题。在现阶段,大股东注入资产和外资购并是其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一些有着大集团背景的上市公司将受到关注,其次近年来外资看好中国经济,纷纷出手国内上市公司。例如,徐工集团被美国凯雷投资收购、豪西盟成为华新水泥(资讯 行情 论坛)第一大股东,几乎各个行业都有外资并购参股的身影。未来,这一主线仍将持续,拥有独特资源和竞争优势的企业将成为外资的首选。当然,未来购并的主题亦会向要约收购、敌意收购等方向发展。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24,000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