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声音 > 正文
 

基金直面包钢股份整体上市 基金经理称不虚此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0日 05:32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王泓

  包钢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600010)股改股东会顺利结束后,十余位基金经理们在会议室与公司高管进行了近两个小时的面对面交流。基金经理们从天南海北赶到包头来,很不容易,公司高管表态:请大家畅所欲言,直入主题。

  公司高管在对与“米塔尔”合作等高度敏感的问题本着信息披露的原则作了外交辞令式的回答后,双方对整体上市对公司的影响展开了热烈讨论。

  “我们希望公司尽快启动整体上市,也希望集团不要小气,要把真正优良的资产放进来。要知道,好的资产如果放在上市公司,根据市盈率关系可以放大,最终对集团有利,也对其他股东有利。”一位基金经理说。

  “这点我们很清楚。目前集团整体上市已进入倒计时,完成后上市公司从资源到终端将形成整体产业链,真正实现脱胎换骨的再造。我们的原则是置入资产赢利能力不低于现有赢利能力,并且,事实上集团不少资产盈利能力不亚于上市公司。”一位高管回应道。

  “那我们问具体的。如果矿山进入上市公司,原料成本上会有什么变化?这样吧,请告诉我们,现在公司从集团购买的铁矿价格和铁水的价格分别是多少?我们自己会算帐。”另一位基金经理问。

  “还有,如果整体上市,号称十万大军的包钢如何安置人员?要精简到多少,怎么精简?如果人员成了包袱,那可是个难题。”基金经理接着问。

  “原料价格计算口径不同,但我们可以提供一些数据供各位参考。至于人员,集团的教育、公安、离退休、房产、后勤服务已基本剥离完毕,内退人员正在剥离,最终的目标是3万人以下,人均效率达到国内中上水平。我们的原则是,对

包钢股份而言,投资者的利益与企业员工的收益应有机统一,不能分裂。”一位高管答。

  最后,高管请基金经理们为公司发展支招。“国外大型公司都以债权融资为主,这样做可不摊薄股份收益,我建议公司考虑发行短期融资券,哪怕目前可能有更低成本的融资渠道,因为这有助于早日树立公司在债市的形象,培育更多的债券投资者。”这位基金代表接着补充道:“找不到合适的承销商,我来介绍。”

  ……

  会后,一位公司高管对记者表示,很理解机构投资者的想法,为利而来,天经地义。“他们会‘逼’着你用各种办法来降低成本增加收益。但他们也会提出一些着眼长期的建议,看来,投资者都希望企业现在好、将来更好。”

  再去问一位基金经理,答道“没办法,是股东就得负责啊,而且不想只做几天的股东。这趟来,不虚此行。”他笑道。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4,6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