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盘手自白:对冲基金并不神秘 把握双向操作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5日 15:55 中国经营报 | |||||||||
作者:胡安胜 “不要把对冲基金想得那么玄乎。”曾经在香港操盘对冲基金5年、现任国海富兰克林基金经理的张晓东开门见山,“可能对冲基金都采用私募形式,特别是内地监管还没有放开,所以才显得比较神秘。”
双向操作 “全世界对冲基金有很多类型,有偏重做黄金投资的,有偏重做石油投资的,还有主做债券投资的。最基本的投资要求是绝对回报——就是说以是否获利为单一回报指标;相比之下,传统基金一般只追求相对回报——就是相对于市场指标而言的回报水平,比如跑赢大盘就算获取了相对回报。而在操作手法上,前者会使用对冲工具双向操作,而后者的操作方向一般是单一型的。”张说。 从投资思路上分,对冲基金又可以分为宏观类型和相对价值类型。宏观类型以索罗斯的量子基金为代表,主要分析宏观动态,关注市场的整体发展动向。而相对价值对冲基金则主要投资各种股票证券和金融衍生品。曾经失败的长期资本管理基金就是这个类型的典型代表。由于这类基金可以进行杠杆融资,一旦预测失误,风险极高。 “在整体上涨的时候,对冲基金只要跟着大盘走就可以获得投资收益,但是下跌的时候一定要及时进行风险对冲,这就要借助沽空的投资手段来实现了。”张晓东介绍。 对冲基金能够在所投资的股票股价下跌时,进行“空头卖出”,利用高位看跌期权或蓝筹股指期货,低位平仓,获取差价收益弥补股价下跌损失。“风险程度要根据投资组合来评估。假如你手里有很多股票组合,某一个股票组合在下跌,但是还想继续持有这些股票,这时候你可以沽空一只大盘期指,就可以对冲掉这部分损失和风险。”张晓东说。 纠错机会 2001年某对冲基金在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股票上的操作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2001年8月15日,在香港上市的中国移动(0941.HK)发布的中期业绩不甚理想,而竞争对手中国联通(0762.HK)此前公告称上半年每月客户均以百万速度增长。8月14日,很多投资人大肆买入联通股票,期待中国联通股价能够大幅上扬。其中,一家对冲基金公司在中国联通上投资2亿港元。但事与愿违,8月15日,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同时遭到机构投资者大笔沽空,看空幅度达10%。8月16日,两者股价应声而落,最大跌幅近10%,当日恒指也急跌300点,前述对冲基金公司损失近2000万港元。 为了防止股价继续下跌带来更大损失,该公司转而到股指期货市场寻找可沽空的品种。而此前,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已经被纳入恒指成分股,两者市值占恒指20%左右,机构投资者只需要操纵这两只股票就足以影响恒指涨跌。因此,该公司通过杠杆融资,沽空1667张恒指期货合约。事实上,8月16日,恒指期货市场成交了高达35000张左右的指数合约。 中国联通的跌势从8月17日一直延续到8月29日,股价从8月14日的12.30港元跌到8月29日的9.30港元,跌幅近25%,该公司在中国联通股票上损失近5000万港元。但实际上,公司不但没有亏损,还略有盈余。因为恒指在此期间下跌近720点,每下跌一点,沽空单可获利50港元,因此每张合约可获利36000港元,1667张合约净利超过6000万港元。算一算总账,该公司在此轮操作中还有1000万港元的盈余。 “2003年2月至2004年10月,恒指上升37%,我操盘的对冲基金业绩增长近80%。”张晓东回忆。“根据经济发展趋势判定多空方向,成功的把握就能增加。比如日本经济整体还在恢复期,在恢复之前做空肯定比做多要赚钱多。我所在的公司看中的是中国的经济成长,所以投资策略上偏向于做多。” “前几年,中国市场的波动造成投资者对基金相对回报的不稳定感,所以投资者开始要求绝对回报。这种投资心态与对冲基金的投资理念一致,但是内地缺乏股指期货这样的投资工具,所以对冲操作不能在内地应用。这也给境外对冲基金内地私募制造了空间。”张晓东分析说。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