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声音 > 正文
 

赢得输家的游戏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06日 11:26 证券时报

  在这个市场久了,一旦闲了下来难免有点失落。因此在交易所休市的日子里,“胡思乱想”就成为一种假期生活的常态。当然,看的书多了,对于市场的理解多少也有点感觉。重温查尔斯(Charles D. Ellis)《投资的艺术》,突然对他所言共同基金正在从一个赢家的游戏变为输家的游戏深有同感。

  和美国七、八十年代一样,我国证券市场里的机构投资人越来越多,而且投资思想
和组合管理能力不断在竞争中提高。特别是在QFII、保险资金入市之后,这个市场某种程度上已经变成投资机构主导的市场。而基金管理人不再和原来的“庄家”、业务投资者(散户)玩这场金钱“游戏”,市场正在变成和其他专家高手直接竞争的游戏。这些高手不但有来自具有丰富全球视野的海外成熟投资人,也有具备既可通过基金管理人投资或自己直接投资的保险投资人,甚至还有能对上市公司这个投资载体有直接控制力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决策群。

  但这与输家的游戏又有什么关联呢?查尔斯举了

网球比赛的例子说明,职业网球赛是赢家的游戏,结果由赢家的行动决定;业余网球赛是输家的游戏,结果由输家的行动决定。也就是说:“赢球的最好方法是尽量少打坏球”。对照今天的基金界,虽然是职业联赛,但游戏规则正在发生改变。在机构人逐渐主导的市场环境下,游戏规则的关键改变为:怎样在减少积极管理成本的同时能为自己的客户带来更高的收益。而之前基金管理人更多的考虑则在于怎样为基金持有人带来更高的回报。

  环顾今天的同行,多少勇敢、灵活、意志坚定的基金经理在机构博弈成为主导的投资环境里,正在从过去那种致力超越市场设法赢得胜利的“冒失鬼”变成首先要在“基金排名游戏”生存的打工一族。在物理学和社会学上,回归均衡位或平均数是始终存在的自然现象,投资也是如此。也许正是这样的环境才算得上是一个巨大的社会进步,公募基金管理水平和运作的透明度都有很大的提高。至少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下,市场给一个机构投资人犯错的空间已经很小,更不用说是在诚信方面存在缺陷的投资人。因此,在降低运作成本、争取为持有人带来合理回报的指导思想下,选择低成本而不输于市场平均收益指数基金,特别是ETF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然而,对于已经在积极管理方向布下重兵的管理人而言,既然组合管理时“错误难免”,而且决策信息不完整甚至存在误导,那所做能的就是要不断捕捉其他专业人士的“失误”,并以最短的时间获得相应的风险收益。尽管按照自然规律,这种机会越来越少,但我们这代人却要以感恩的心态面对,因为我们受到了历史的厚待———

股权分置问题得到解决时很多低估的资产正在被投资人所认知,而国人的投资信心也正在被外资股权收购活动悄悄点燃。换句话说,在我们这一代,要赢得这场输家的游戏还不太难,时下所缺的只是敢于和QFII这类机构抢筹的胆识!错过这个时节,就不是胆识这么简单了。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