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声音 > 基金2005回顾与展望 > 正文
 

南方基金:求新将是市场基调 四大领域机会浮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0日 10:45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易非 深圳报道

  南方基金管理公司在新近出炉的2006年策略报告中指出,如果说2002-2003股市基调是“周期成长”,2004~2005基调是“防御”的话,那么今年中国股市的基调将是“求新”,即追求新品种、新交易制度、新游戏参与人以及新产业政策所带来的新兴投资机会,相信2006年股市将是精彩纷呈,很有玩头的一年。

  “求新”意识日益强烈

  首先,宏观经济处于温和下降过程中,经济基本面难以提供新的刺激。政府需要用创新来拉动股市。

  其次,经历过一个完整周期的教育以及中外行研究成果深入普及,国内机构投资者对经济基本面的预见性和策略应对已大为成熟,对行业的共识达成也越来越快;仅从经济基本面研究入手,挖掘市场犯错的机会或新的成长公司机会,超越他人,难度很大。此外伴随上市公司经历了宏观经济的上升和下降,市场对于这些老筹码已完整咀嚼了一遍,基本面信息日益对称,传统思维在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已很难胜出。

  第三,市场心态也在转变,经过两年的争论反复,市场对“防御”和“周期”的思路已逐渐厌倦,由于在经济下降过程中难以寻找新的基本面成长机会,市场开始寻找新的突破口,“求新”意识日益强烈,这在下半年已有明显迹象,“新能源”、“航天国防”、“十一五”、小盘股行情,到最近的权证热,有很强的概念投机成分,也很大程度反映了市场的求新求异甚至敢于冒险的意识,显示了投资人的风险偏好(risk appetite)已大为加强。

  整体看,南方基金认为今后一段时期投资策略仍会延续“求新、求异、求快”的特征。由于今年市场变革带来的影响将远大于基本面,追求市场结构变化带来的增量市场机会将成为投资的主线,这更多地是自下而上、相机投资的过程。而自上而下对存量资产的行业配置则是相对次要的辅线,更多地体现为行业局部的主题式机会,而且大多与产业政策调整相关,在形式上更可能表现为相关产业政策推出前期的波段机会。

  四大领域市场机会浮现

  关于2006年的市场机会,报告认为除了后续股改公司外,还将会集中发生在新股发行、小非上市、并购和创新业务四大领域:

  新股发行的投资机会。预计2006年二季度,暂停近一年的新股恢复发行,有较多公司等待发行,储备丰富,品种多样,为投资者提供较多选择。据申万研究所估计2006年新股发行将接近300亿,而再融资规模预计接近200亿。今年网下机构配售比例可能提高,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积极申购新股将是很有吸引力的投资途径。由于市场发行制度改革,发行制度趋于市场化,国内股市将会吸引更多优质企业上市,特别是一些海外上市企业的回归,从而为市场提供新的血液。在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中,可以找到相当多能够高度分享中国增长而国内市场又相当稀缺的互联网、保险、品牌消费品、能源和高新技术企业,这些企业代表了中国股市未来结构调整的方向。

  小非上市的投资机会。部分小非流通股股东多年持股,历史成本低廉,流通后累计利润巨大,抛售价格会较低;同时在宏观下降的环境中,一些持股公司为了做业绩,也有套现获取投资收益的动机;掌握小非股东的抛售时机有助于获取更廉价的G股筹码。

  创新产品带来的投资机会。中国市场对新事物往往有浓重的偏好,同时大部分投资者对金融创新产品的知识和经验比较缺乏,在新事物创设初期,容易出现非理性现象,投资者加强对创新品种和新规则的前瞻性研究,寻找创始初期的套利机会将会是比较有效的策略。从当前趋势看,监管层在权证和交易规则等金融创新方面,会更多地倾向于大盘蓝筹股,增强这些大盘股的交易活跃程度,完善价格发现机制和抗风险能力,提高这些公司的透明度、治理结构和市场地位,真正提升蓝筹股的价值,促进市场投资理念的优化,加速垃圾股边缘化。

  并购带来的投资机会。从产业和板块角度来看,并购的热点将会发生在:股改背景下的绩差公司重组;外资并购;大型国企子公司“私有化”;股改完成的公司中,管理层拥有股权激励,而同时又存在隐藏价值或盈利能力的企业,或大股东拥有较多可注入资产的企业,将有很强动力进行重组或业务重整,改善业绩,提升企业价值。

  相关专题:基金2005年度回顾与展望

基金2005年度回顾与展望小调查
·2005年,您投资基金的整体收益情况为:
赢利20%以上,盆满钵满
赢利10~20%,再接再励
赢利不到10%,有赚就好
一年颗粒无收,幸好保本
亏损低于10%,有点受伤
亏损10~20%,苦不堪言
亏损20%以上,欲哭无泪
·封闭式基金已走出一波流畅的独立行情,您的观点是:
已是强弩之末
明年再涨20%
现在难以确定

[专题] [发表评论]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945,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