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有继续冲击半年线的潜力 量能需有效放大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2日 23:26 湘财荷银基金管理公司 | |||||||||||||||||||||||||||||||||||||||||||||||||||||||||||||||||||||||||||||||||||||||||||||||
一、市场走势分析 (5/12/05-9/12/05) 本周沪深两市呈缩先抑后扬的缩量反弹之势。股指周初在考验前期低点(1074点)后再逐步盘升,在周二开始的反弹过程中成交量一直未能放大,至周五股指已相继冲破5日、10日、30日均线的制约,并站稳在1100点上方,市场超跌反弹的特征明显。周成交512亿元,与上一交易周相比有温和放大。
(一)行情分析: 从盘面来看,蓝筹指标股已成为大盘走势的风向标。以浦发银行(资讯 行情 论坛)为首的金融股、以中国石化(资讯 行情 论坛)为首的石化股以及以广船国际为首的大盘H股板块等轮番上涨,护盘作用显著,有效地遏制市场的快速下跌趋势,使得股指暂时化险为夷,展开小幅反弹行情。随着大盘的走高,其他热点也形成了脉冲式的反弹行情。科技板块、能源板块以及金属板块等轮番上扬,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场内的气氛。受“T+0”交易等传言的刺激,G股板块集体反攻。无论传言能否兑现,为了进一步推进股改,相信管理层必将给予该板块一定的政策倾斜。这将帮助该板块反复走强,在弱势中形成自己独立的行情。另外,时至年底,业绩预增股成为主力炒做的又一热点。本周走强的ST股,如ST丰华、ST轻骑等大都具备了扭亏为盈的题材。本周权证市场形成冲高回落的态势,万科、钢钒以及鞍钢三大权证在周一一开盘即报涨停,并带动了其他权证的走强,并一度创出了成交超百亿、赛过两市A股的记录。不过随着价格的高企,投资者的热情逐步降低,其火爆场面已有所降温,预计后市权证将呈现分化局面。 目前权重股继续上行压力开始显现,尤其是中国石化继续上行将遭遇前期成交密集区,没有成交量的配合是很难有效突破上扬。权重股的护盘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大盘调整的时间,使得短期市场缺乏向下突破的动能,但很难改变整个市场的调整趋势。短线大盘一旦失去蓝筹股的支持,反弹将较快结束,大盘反复震荡难免。 技术分析来看,从日K线图显示:两市大盘从周二以来连续四天沿着一个小型上升通道不断震荡上行。沪指并一举站上了多条均线,使所有的短期均线金叉,而且,短期指标如RSI,KDJ也金叉,长期趋势指标如MACD,BOLL线等也开始向好,市场有转强迹象,大盘有挑战半年线的潜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反弹的过程中,市场量能并未有效放大,这将极大地抑制后市大盘的反弹空间。同时也难以从根本激发市场人气,大盘在连续反弹之后,多方能量有一定消耗,半年线的压力犹存,1100点---1120点的压力非常沉重,大盘的调整压力开始显现,多空双方的反复争夺仍将延续。后市能否延续反弹并成功突破上扬,量能显得十分关键,投资者应密切关注量能的变化。 (三)下周走势展望 大盘目前又运行到了半年线附近,而半年线(1120点附近)的阻力,20周线也在1130点附近,大盘如果要进一步反弹,必须要放量突破上方的压力位,单日的成交量要在100亿以上,而且还要出现连续的领涨板块。短线来看,大盘仍有继续上行冲击半年线的潜力,但半年线作为近期市场的重要阻力区,此区域的压力不言而喻,因此,在冲关的过程中,量能的有效放大将十分关键,否则大盘将冲高回落重陷调整,继续围绕1100点震荡蓄势。 二、宏观动态 (1)部分基金认为市场正处于反复筑底过程中 距离12月底只有三周左右的交易日时间,对于年底前的行情,多数基金认为仍将处于调整阶段,市场仍会维持平衡市,市场将反复筑底。 长盛基金管理公司认为,尽管有资金着眼于2006年的行情在进行冬播,部分品种的买盘比较坚决,但目前这样的品种偏少,较难改变大盘的运行趋势。同时有基金公司认为,经济增速虽然较快,但下降趋势明显,企业利润加速下滑,年底以前难以出现较好行情,估计仍然以下跌为主。 景顺长城等基金管理公司认为,蓝筹股由于持续回调,为机构投资者提供了较好的买入机会,同时看好股价已充分反映了行业负面因素,分红收益率高的部分周期类龙头股。 在对宏观经济预测时,景顺长城基金公司预计CPI在四季度会反弹,这主要是基于居住服务类价格可能上调的影响。同时,四季度贷款还会略为放松,估计能完成全年央行23000-25000亿目标。在政府加大基础建设投资,房地产调控政策减弱的作用下,投资仍将高位徘徊。 而在人民币升值的大趋势下,出口增速减缓将不可避免,经济重心继续放在启动内需上。在政策方面,景顺长城基金管理公司预计在经济面临结构调整的背景下,货币政策会适度收紧,财政政策相对宽松。 央行一直在渐近式地推动汇改进程,随着央行将逐渐扩大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浮动区间,人民币升值压力减弱的背景下,央行不会维持过低的利率环境,会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回收市场过多的流动性,寻求汇率和利率上的平衡点。 预计利率将会小幅上行。由于M2增长太快超出目标范围,央行已经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同时,新增存差资金出现逐月下降,资金已经有收紧的迹象,加上债券发行力度也较大,资金面宽松的局面有所改变。 在预测市场机会时,景顺长城基金公司对于市场未来走势维持前两个月的观点,认为12月份市场会维持平衡市,市场将处于反复筑底的过程中,蓝筹股由于持续回调,为机构投资者提供了较好的买入机会。虽然市场面临中国宏观经济减速、企业盈利增幅下降等中期负面因素的影响,但坚信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内在动力——城市化和消费升级仍然强劲。因此,仍将密切关注与内需相关行业的投资机会,包括食品饮料、零售、医药、地产、银行、能源等相关行业,同时还看好股价已充分反映了行业负面因素,分红收益率高的部分周期类龙头股。 在对2006年预测时,有基金公司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06年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方面的迈出实质性步伐来预测,2006年科技、服务类以及资源类公司都将存在较大的投资机会。而从经济运行的实际状况来看,目前仍然不能乐观,当前产能过剩的矛盾没有解决,一些地方和企业还在继续大规模上新项目,有些行业虽然目前产需基本平衡,但潜在产能过剩比较严重,因此预计2006年仍将是经济调整之年。(中证网) (2)QFII重仓股迎来升机 日前,QFII第二批额度发放再次进入提速阶段,显然这意味着QFII即将补充到新弹药,这对于QFII重仓股又意味着什么呢? 投资出现新动向 从目前媒体披露的信息来看,QFII在三季度出现了与基金不同的投资思路,因为三季度基金对行业龙头股予以了大规模的减仓,中集集团(资讯 行情 论坛)、G宝钢、G新钢钒、中国石化等均有着基金减仓的迹象。但与此同时,QFII却在三季度反其道而行之,对行业周期性龙头股予以了积极加仓的策略,海螺水泥(资讯 行情 论坛)、中集集团等个股最为典型,尤其是海螺水泥的A股股价一度超越H股。同时,QFII在G股一路贴权声中也是大幅加仓,已持有近25亿元的G股市值,从一个侧面显示出QFII的特立独行的操作思路。 由此不难看出,目前QFII的投资理念的确与基金以及A股市场的投资大众们有着一定的差异,而差异的背后也就折射出不同的投资理念,基金以及投资大众侧重于短线市场热点的挖掘,尤其是成长性题材的挖掘,这是QFII所不能望其项背的。而QFII的投资思路并不是着重于短线股价的暴涨,而是未来一年甚至两年以后的投资收益,也就是说,它们此时买入行业周期性龙头的蓝筹股,并不是指望此类个股在2005年底或者2006年初就能够带来投资回报,而是期待着我国经济将在2007年或者2008年重新步入新一轮周期,那么,作为晴雨表的行业周期龙头股肯定会作出积极反应。也就是说,它们此时买入行业周期龙头股,就有点类似于2002年下半年基金买入石化、钢铁股一样,只不过时间不同,主角不同罢了。 难以出现大行情 正因为如此,我们认为QFII重仓股难以出现大涨行情,因为QFII买入行业周期性的蓝筹股,主要目的并不是短线的急涨,而是为了能够抢占未来股市的投资制高点。既如此,QFII即便在获得新增额度后也是投入到同样重仓的行业周期性个股,这些个股的股价也难以出现大的上涨,更何况,此类个股的另外流通股东,比如说基金等境内机构投资者可能顺此而减仓,就如同G宝钢、G广控等行业龙头股的控股股东增持被基金认为是找到了对手盘一样。 同时,在三季度QFII重仓的海螺水泥、厦门钨业、兰太实业、中集集团等个股,的确业绩不俗,基本面也是经得起考验。但A股的二级市场走势,除了先进的投资理念外,还需要市场的认同,而此类周期性非常明显的蓝筹股,即便QFII能够不断承接住基金的减仓盘,但能否得到其他资金主体的认同呢?没有认同,拉上去的股价是否有点高处不胜寒呢?毕竟晴雨表是预期而不是提前过分透支。 另外,QFII的资金来源、投资决策与基金等也有着明显的区别,基金的资金是公募的,且投资决策是由投资决策委员会作出的。但QFII的资金来源相当于公募基金,是在海外进行招募而来的,在投资决策方面,QFII只是提供建议,最终投资决策是由于背后的境外资金决定的,也就是说,QFII只不过是类似于提供了交易跑道而已。 还是要看基本面 而且,不可不提的是,由于QFII幕后的资金来源渠道较为复杂,从而使得QFII也在一定程度出现了诸多投资失误,较为典型的有ST黑豹、新疆屯河、安泰科技等,所以,外来和尚未必会念经,更何况,尚且存在着出口转内销的和尚。因此,对QFII的投资理念可以进行正确的分析,但不能过分的神化,毕竟QFII目前重仓行业周期性龙头股未必就一定成功。 在这样背景下,我们认为对QFII的分析不能盲从,QFII介入某上市公司,只不过为我们投资决策提供了一个依据,或者说为我们选择提供了一个看点,最终是否纳入到自己的重仓股旗下,关键还得看QFII重仓的股票是否具有短线的爆发力以及未来的成长空间,否则极有可能空等白了少年头,毕竟行业龙头蓝筹股复苏的时间,老外们的判断能力未必有深谙我国经济发展特性的土基金们强。 (3)基金有望投资资产证券化产品 近期,国开行、建行两家资产证券化试点银行各自公布了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设计方案和承销团,其中建行承销团由76个成员组成,包括工、农、中行在内的38家中资银行、31家证券公司、3家资产管理公司、2家保险公司以及全国社保基金和一家外资银行,基金公司未列其中。国开行发布的信息显示,73家机构与国开行正式签订了承销协议,其中同样没有基金的身影。 倍受关注的资产证券化新品即将横空出世,而坐拥近5000亿资产规模的基金公司却被排除在认购名单之外。记者获悉,近日,针对这一问题管理层紧急召集国内各大基金公司高管开会,就基金投资资产证券化产品征求业界意见。 基金有望试水 据有关人士透露,会上业内就基金能否投资资产证券化产品、投资比例控制、投资品种限制以及如何控制风险进行了讨论,基金公司大都对投资资产证券化产品持赞成态度。但在投资之前,业内认为应先订立规则。据了解,业内目前公认北京一家基金公司在资产证券化方面的先期研究,因此该基金可能会在规则制订中提供更多支持。 一家大型基金的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按目前情况看,在管理层制订具体规则或口头通知下达之前,基金是不能够投资于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他认为,最关键的问题是基金契约的规定,资产证券化产品目前进行试点,而基金的投资范围大多界定在股票、债券,虽然大多数基金在投资范围中留了一个口子—“中国证监会允许基金投资的其它金融工具”,但现在管理层并没有正式允许基金投资资产证券化产品。 基金业内人士表示,在征询意见并反馈给管理层后,正式的基金投资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规定有望由证监会制订出台,这将为基金投资这一突破性金融创新产品打开大门。 渴望规则出台 据悉,国开行ABS资产池组合加权平均期限0.96年,达到了约5.137%的加权平均利率和4.72%的内部收益率,明显比同期其他固定收益品种要高。这对市场上各类机构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 据了解,在国外资产证券化市场最重要的客户正是养老基金、共同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在取得市场收益的同时,基金等机构的参与也为金融创新产品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国内基金对投资资产证券化产品充满了渴望。“作为基金,自然希望有更多的产品可以投资,资产证券化产品到底有多少收益、风险现在姑且不论,但这么重要的产品,起码得给基金一个选择的机会。”华安货币基金经理项廷峰表示。 基金业内人士认为,现在基金投资范围过窄,已经限制了基金的发展,A股市场新股已经停发几个月了、债券市场中票据、金融债利率一直处于低水平、而短期融资券等又是一券难求,基金迫切需要增加新的投资品种。 南方基金固定收益总监刘情剑对记者表示,资产证券化产品比短期融资券投资价值更高,短期融资券不需要严格的审批,也不用担保,因此发行人自身的财务素质和投资项目的成败将直接影响债券的偿还,相比较而言,新发行的资产证券化产品都经过了国务院的批准,还有不错的资产做抵押,因此风险明显要小很多。从收益方面看,刘情剑认为,国开行和建行的产品都建立了几个资产池,基金完全可以根据自己对风险和期限的认识而选择投资目标,这更能体现基金的专业能力。 根据不同的风险分类,基金可以在资产证券化产品中选择自己最满意的组合。嘉实基金基金经理刘夫对记者表示,基金对资产证券化产品高度重视。虽然在久期控制上目前货币基金只能投资于剩余期限在397天以内(包括397天)的品种,但由于资产证券化产品内部资产池各自的风险与期限并不同,因此基金可以选择适应自己契约标准的产品来投资。 而在信用等级上,有基金认为,未来制订规则,可能只允许基金投资公募的、信用评级在投资级以上的资产证券化产品,而禁止投资私募或评级偏低的产品。在境外的部分市场,为了避免风险,就有过禁止公募基金投资私募ABS的规定。 新机会正在孕育 基金业内认为,现在制约规则制订的主要因素是上游配套不完善,由于资产证券化在中国刚刚启动,其所需要的会计、税收、投资等多方面的配套法规目前仍不完备。参与的各个环节如何征税,税收政策如何界定,到底是一次征税还是两次征税,如何避免对投资者、发起人和特殊目的载体的双重征税?这些问题对于降低机构的投资成本相当重要。保险机构、券商乃至社保基金正在积极解决重复征税问题,同时积极认购首批资产证券化产品。相比较而言,基金滞后了。 尽管初期试点资产证券化发行规模并不大,但所有的机构都看重未来的机会。国外经验证明,ABS有助于化解银行业的长期贷款风险。它将为中国数以万亿计的银行信贷资产及其他可证券化资产提供平台。如基础设施项目贷款、能源项目贷款、公用事业项目贷款等也可采用这一模式,资产证券化将成为未来融资的突破口。 “资产证券化将使基金有更广阔的投资选择,这一产品未来的发展规模会很大,希望针对基金投资具体的政策能够早日出台。”易方达短债基金经理沈涛道出了所有基金管理人的渴望。(记者 程林/证券时报) (4)中国经济:在失衡的刀刃上增长 美国贸易和财政双赤字为全球经济发展埋下了危险的“定时炸弹”。明年世界经济仍将实现增长,中国经济前景乐观。不过,这种乐观能持续多久?在日前召开的“世界经济和中国论坛”上,专家们给出的答案是:这要看中国能否审时度势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与宏观经济政策。 在失衡中增长 在财政和贸易赤字恶化的情况下,美国经济将因其超强的金融实力得以继续往前走。正在复苏的日本经济,可能会加大对中国的进口需求,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当美国向全世界的负债扩大,美国利率政策的变化以及美国巨大的金融市场实力,使它得以利用二者重新调动全球的资源,让资本流向美国,弥补其全球借债,维持消费继续增长。”中国银行行长助理朱民认为,尽管全球经济不平衡的格局长期存在,但明年美日经济不会回落,全球金融市场稳定,而石油价格波动是全球经济的最大隐患。 另一方面,朱民怀疑在失衡中行走的全球经济增长到底能持续多久。摩根斯坦利的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对此颇不乐观,他担心日元贬值和美国房地产市场波动将引爆“定时炸弹”,导致全球经济的动荡。 对于像中国这样依赖外需的亚洲国家,这些“定时炸弹”意味着巨大的经济的冲击。比如,有着巨大外汇储备的国家将面临着外汇资产的严重缩水,随之而来的可能是出口速度暴跌,经济出口速度下降,失业增长。 “当然这仅仅是一种概率不高的可能性,但是这种可能性不能排除。”中国社科院社经所所长余永定说。 巴克莱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黄海洲指出,全球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将面临较大通胀压力。他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并认为明年中国面临通货紧缩的风险很小。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贝特#zhPoint#霍夫曼预计,2006年中国的GDP、消费、投资的增长率分别为8.7%、7.3%和13%。 重新审视宏观政策 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为中国提供了“喘息”的时间,当局应尽快调整发展战略,重新审视宏观政策,解决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 “中国应该加速它的经济增长战略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增加内需,减少对外需的依赖程度,增加居民消费,提高投资效率。”余永定呼吁,尽快纠正导致市场扭曲的因素,比如取消出口导向和吸引外资的各种优惠政策,让市场在国际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并准备出台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扩张的财政政策。 “当前产能过剩物价不会上涨,通胀不是中国的主要危险。”李扬说,“利率不可能上升了。”李扬认为要重新审视两年来由于担心物价下跌采取的措施,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优先顺序和重点做出新的安排。“货币政策的武器库要好好收一收。”李扬说,考虑到消费上不去,出口受贸易摩擦限制,时下为了维持经济增长,恐怕还是要刺激投资。 他强调,投资的领域,特别是支持投资的金融机制值得好好琢磨。要高度重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投资需求,此外亟需通过变革整个金融体系、金融结构,扩大直接融资渠道,减少投资对银行贷款的高度依赖。 专家还建议调整无条件引进外资的战略。余永定认为,在国内经济形势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应当把国内充裕的资金用起来。外资优惠政策不仅让国内资金得不到利用,而且还支持了美国经常项目的逆差,导致国际收支结构不平衡得以维持。 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担心中国可能陷入“流动性陷阱”。他认为中国将来的货币政策应该略微偏紧。央行应该采取多种措施减少市场的流动性,并且就利率未来的走势向市场发出明确信号。 调整汇率正当其时 黄海洲认为,随着全球尤其是美国通货膨胀压力加大、资本市场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中国比较明智的做法是增加货币政策独立性,增加汇率政策的灵活性。 “现在美元对日元和欧元升值,中国如果想进一步改善汇率机制的话,现在是最好的时机。”黄海洲建议,扩大美元对人民币的浮动空间,让汇率形成机制发挥作用,并逐渐确立其信誉。 哈继铭指出,当前热钱的流入正在减少,贸易顺差持续扩大,为人民币升值提供了比较好的机会,“我觉得有必要继续升值。”他认为明年人民币升值幅度将达到10%。“但是人民币的升值和其他要素价格的理顺必须齐头并进,”哈继铭说,贸易顺差不仅仅是人民币汇率的问题,还有资源价格扭曲的因素。 三、一周市场基本概况
四、一周基金排名
资料来源:中证报2005年12月9星期五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