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多动能快速释放 指数短期持续上涨动力存疑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1日 19:21 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 | |||||||||
上周上证综指上涨达到了2.4%,贡献主要来自周五指数1.98%的涨幅,但从周成交量看反而较上周有所下降。对股指的贡献主要来自周五蓝筹大盘股的普遍上涨,其中宝钢的强势反弹功不可没。周五的盘面虽然热闹,但下午指数在高位显示出一定的疲态,在没有太多响应者的情况下,做多动能的快速释放可能对市场并非是一件好事,我们对指数短期持续上涨的动力有所怀疑。
在宏观经济不明朗的情况下,股改政策走向几乎成了影响市场短期走势和热点的唯一力量。上周市场资金对套利机会的追逐达到了极致,并且从石化股开始向中铝系上市公司甚至部分电力股漫延,连大股东与中铝没有关系的云铝关铝等电解铝股也莫明其妙的跟着上涨起哄,真不知道这场市场与政策的博弈会演化到什么地步。 上周机场港口类个股再次出现大幅下挫,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投资者对进出口形势和宏观经济的担心。在谈到聊起明年进出口形势时,大家的分歧比较大。有悲观者认为明年出口增速下滑已成定局,理由是因为05年的高基数、人民币升值以及贸易磨擦的增加,因为中国来料加工形式的出口较多,所以进口也会放缓;也有乐观者举出当年日本韩国升值过程中,出口仅仅在急骤升值后的一二年内出现下跌,尔后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出口竞争力得到持续,因此决定顺逆差的是一国的储蓄率,高储蓄率必然形成较大的产能,过剩的产能只能通过出口得到解决。事实上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只是长短之分而已,我们也认为长期看中国的出口竞争力不会因为人民币的小幅升值而丧失,未来一到二年随着人民币升值,进出口增速也仅是适度放缓,不太可能出现负增长。在这种判断下,市场是不是对机场港口类个股的估值过度悲观了? 近些年发展迅速的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 Finance)对此有过研究,发现投资者常常会对信息过度反应,尤其会对短期信息反应强烈,但对长期信息却往往忽略。De Bandt 和Thaler在其论文“Does the stock market overreaction”中研究发现,过去的赢者(winner)往往是未来的失败者而过去的失败者(loser)往往是未来的赢者,从而表明投资者对信息往往会过度反应。当然投资过去的失败者是需要承担风险的,就以钢铁股为例,钢铁股在经济调整时往往是失败者,股价通常会低于净资产,这反应了投资者担心钢铁价格继续下跌的风险从而侵蚀其净资产。但一个产业的存在总有合理的投资回报率,只要钢铁公司的产能不是在行业高潮时形成的,低PB的钢铁股从长期看会有可观的投资回报。 事实上如果我们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有信心,部分产业的短期调整并不应当影响其长期价值,市场的过度反应也许正是提供超额回报的机会,更何况机场港口行业的净现金流会相对稳定,我们面临的也只是由于供给增加、需求放缓而导致的短期的供需失衡。从周期类行业A股和H股的估值差异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海外投资对周期行业的估值相对理性。前二周有较多的含H股的上市公司股改方案推出,很多公司完成股改后A股股价已经低于H股了,如果H股是一个全球定价的市场的话,是不是就意味着这些A股是被低估的呢?当然市场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效的,即使套利成本较低,跨市场同一品种的价格长时间不一致也时有发生,最著名的案例就是SHELL在英国和荷兰市场上的长期价差。但是我们是否可以认为这些股票价格相对安全呢?起码有相当一批QFII客户可以把手中的H股换成同公司的A股,或许对这些A股的股价会有一定的支撑。或者是否意味着国内投资者对市场过度悲观了呢?(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供稿)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