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声音 > 新基金业 > 正文
 

利好打包推出大盘虚不受补 基金经理对走势不解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2日 04:23 深圳新闻网-深圳特区报

  编者按:到底还要推出多少利好,才能出现压垮空头的最后一根稻草?在千点关口再受考验之际,无论是管理层还是市场参与者,似乎都想找到答案。

  昨日,政策面虽然明示将有多重利好即将推出,市场却不买账,沪综指依然是阴云一片,两市有数十只个股跌停。是绩差股的价值回归拖累股指,是基金调仓换股砸出的筹码吓倒了大盘,还是A股市场真的到了“虚不受补”的困境,对政策利好麻木不仁?

  昨日,管理层透露,一系列稳定市场和推进改革的措施将在近期推出。深沪两市大幅跳空开盘,可惜多头很快偃旗息鼓。午后大盘突然“跳水”,沪综指收盘跌了6.48点,全日呈现高开低走格局。部分机构投资者认为,本次公布的政策利好不乏实质性内容,将对市场构成深远影响。但在弱市之中,市场信心需要一段时间的积聚才能恢复。

  基金重仓股昨日再度杀跌,煤炭、海运等曾被机构看好的板块突然急跌。记者从多家机构投资者获得的消息表明,部分机构在重新估值后对原有持仓进行了调整,其中煤炭股惨遭抛弃。但总的持仓水平并未出现大的变化,基金经理们依然保持积极的入市心态。

  市场缘何冷对政策利好

  面对昨日大盘“虎头蛇尾”的走势,基金经理们十分不解。他们认为,昨日的利好政策中的确有实质性内容,场内资金拉高出货的行为实属非理性。在被称为“证监会救市组合拳”的诸多政策中,制定国有经济布局和分行业持股比例指导性意见,稳定股权分置改革的扩容预期;允许基金管理公司用股票质押融资;增加60亿美元的QFII额度;将取消政府对国有企业投资股市的限制性规定;将对创新试点类证券公司和股权分置改革中的保荐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等政策被认为具有实质性意义。不过这些政策在当前的弱市还没有获得有效回应。

  据一位基金经理分析,明确国资部门持股底线的规定,将令市场参与者掌握股改扩容预期。在第二批试点公司临近完成公布方案之前,上市公司频频推出送股方案,并没有使市场清楚地了解全流通后存量和增量非流通股份的上市数量,不利于稳定市场预期。允许基金公司股票质押融资方面,尽管在基金法起草过程中,基金业内极力呼吁能够给基金管理公司以股票质押融资的权利,但立法机关考虑到基金投资股票用以质押可能存在的市场流动性风险问题,表示无法在条文中加以明确规定,最后的结果是法律不具体规定,交由监管部门规定。在上半年系统性风险打击下,基金无一回避风险,投资损失巨大,且出现了部分基金被大规模赎回的问题。如果能够使基金以股票融资获得流动性,则稳定市场的作用可能会得到发挥。

  国企资金入市无法律障碍

  最为业内看好的利好政策,是国企资金入市政策的放开。

  按照《证券法》第76条规定,“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控股的企业,不得炒作上市交易的股票”。据全国人大有关立法知名专家介绍,国企不得炒股的规定,并没有禁止国企资金入市,强调的是不得炒作。在市场面对全流通改革,部分公司出现和可能出现市价低于净资产的情况下,上市公司回购的行为,应该予以允许和鼓励。此外,如果能够实现信息披露的公开,那么,已经存在的上市公司投资股市的行为,不仅不应限制,而且应该从产业健康发展的角度予以鼓励。

  据了解,由于立法工作的严谨性考虑,修改法律时对上述特定内容的重新修订,可能不会增,而会删减部分限制性条款。目前,最关键的工作是证监会会同相关的部门,制定部门规章和办法,完善立法环境。如果此项工作能与股权分置改革联系在一起,那么新政策出台的时间不会很晚。

  股价结构调整还将深化

  据部分基金经理分析,在即将出台的利好政策中,基金融资和国企入市政策的明确,都是实质性的利好信号。由于长期弱市影响,财富效应变成了亏钱效应,因此投资者无论场内还是场外,都对政策的制定和实际效果打折扣,生怕抢反弹再被套一次。

  对于面对利好出台,基金重仓股反而暴跌,有基金经理表示,除企业基本面变化、基金被动售出股份以应对流动性问题外,基金主动调整持股的最主要考虑是及时把估值高的重仓股清出,回避下跌风险。

  在2003年起的“二线蓝筹”的炒作中,煤炭、航运等潜力板块被基金挖掘出来,视为取代“五朵金花”的新选择。在基金的争夺中,这些二线股被基金集中炒高持有,造成绩优与绩差股的分化,以及过度投机与估值较低的分化。一段时间以来部分基金重仓股的持续下跌,就被看作是过度投机向理性投资的回归。据介绍,从目前的估值水平分析,仍有相当多的基金重仓股处于过高估值的水平,仍有继续回归的空间。

  几乎所有受访的基金经理都表示,绩差股的回归之路看不到尽头。从过去5年的历史看,中关村(资讯 行情 论坛)和深赤湾(资讯 行情 论坛)可作为分化的代表,前者现价只有2000年初的7%,后者则是283%。两者在5年的发展后股价相差40倍。“全流通预期和影响下,香港市场的仙股就是A股绩差股的未来”,某基金投资总监表示。

  作者:本报记者 王轲真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基金新闻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