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声音 > 新基金业 > 正文
 

世界顶级共同基金管理人决胜股市的观点和策略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07日 18:43 《新财经》

  华尔街的金融大鳄

  ——世界顶级业绩的共同基金管理人决胜股市的观点和策略

  文/黄健斌

  今天,在美国,拥有共同基金账户的美国家庭超过了80%。美国共同基金的管理人们总计管理着将近10万亿的资产——十年前,其规模不及这个数字的一半。

  然而著名的华尔街金融专家基尔科·卡赞坚,在当时就富有远见卓识的意识到了一点:过去的业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示未来。如果一位基金经理能够连续五年击败标准普尔500指数,他将有可能成为基金管理人中的领袖人物。

  为此,在《华尔街的金融大鳄》一书中,基尔科·卡赞坚分别采访了18位业绩突出的股票基金管理者,展示他们职业生涯中得到的教训,关注他们是如何进入基金行业,他们执行何种投资程序,发现他们的成功秘诀。这些大师们各有风格和特色。他们包括成长型大公司的基金管理者,有价值取向的管理者,有小型公司的专家,还有专门投资某些板块的专家。

  其中,很多受访者至今依然活跃在投资市场——例如美国投资界的超级明星比尔·米勒,他所领导的莱格—梅森共同基金已经连续14年击败了标准普尔500股票指数,这一战绩,盖过了投资大师彼得·林奇。而早在1996年基尔科·卡赞坚就预言,“比起其他价值管理人,比尔更具灵活性,这使他高居于众人之上。他绝对是一个天生聪明绝顶的家伙。直到比尔·米勒退休,都很难有其他管理人赶上他击败指数及其他多元化基金的令人嫉妒的纪录。”实践证明,比尔果然不负所望。

  通过本书,你能了解到上世纪九十年代那批优秀的基金管理者那些精彩的投资故事——尽管至今已事隔数年,但是我们发现,大鳄们所信奉的经典投资理念和成功所需具备的品质在这个时代依然适用。

  尽管作者采访的18位星级共同基金首席长官在技术上或者个性上各有不同,但他们仍拥有许多共同点。最终,作者概括出他们决胜股市的10条秘诀:

  1、 做自己的家庭作业。无论你是否投资在股票或者基金,行动之前研究是非常必要的。这18位专业投资人,在将某个公司增加到投资组合表前,都要经历一个特殊的调查过程。

  2、 依赖自己的直觉。这些大鳄们无一例外地指出了按直觉行事的重要性,提到违背直觉常常可能付出的代价。把这个理论用到投资上,如果你买入一个公司股票,感觉不对劲儿,可能性就是,它真的不对劲儿。

  3、 紧跟行业的领头羊。大鳄们投资的公司普遍具有压倒优势的市场份额,是本行业中的老大或者老二,无论他们买入大公司还是小公司,都是如此。

  4、 依赖一支优秀的支持队伍。他们背后都有一只强有力的研究梯队和成熟的分析师网络,这些人能够为程序输入信息。

  5、 将投资集中在几个最好的主意上。在这些基金管理者的投资组合里,一般不会持有太多的股票,集中显得更为重要。

  6、 坚守一个有严格纪律制约的投资程序。这些人都有为选择投资对象而指定的定义明确的战略,这使他们避开了那些市场“噪音”。

  7、 买好企业,而不是赌博筹码。就是说,这些基金管理人清晰地认识到一点,即自己买入的不是股票,而是公司的所有权,他们会在这个企业中待上很长一段时间。

  8、 有退出战略。尽管所有的大鳄都是带着他们所希望的持仓时间进入位置,但他们都有适当的售出战略,他们会主动摆脱那些已经明白无误地被证实是很讨厌的股票。

  9、 决不可低估管理层的重要性。如果没有一流的领导,再伟大的产品也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在选择投资对象时,要注意公司的顶层管理人员是行动者还是大话王。

  10、不要试着智胜市场。作者发现,当大鳄们为投资组合挑选投资项目时,几乎不理会“市场”。

  上述十条秘诀,揭示了大鳄们在如此长的时间内,在激烈竞争中能屡屡取胜的秘密。并顺藤摸瓜地揭示了他们充满智慧、令人拍案叫绝、在当今翻云覆雨的股市中创造财富的秘密——这对于喜欢挑选个股的投资人,或者基金持有人,以及基金从业人员,都颇具启发意义。

  总之,无论你想建立一个顶级基金的投资组合,或者仅仅学习掌握被专家们证实了的挑选股票的秘密武器,你都会从《华尔街的金融大鳄》一书中受益匪浅。

  (作者系中银国际货币市场基金基金经理,拥有从事固定收益投资近九年经历)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基金新闻 全部共同基金新闻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