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凯生:工银瑞信基金对资本市场来说是个利好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14日 15:58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韩瑞芸 北京报道 一个是“对门邻居”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一个是万里之外的“志同道合者”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中国工商银行终于为旗下的基金管理公司选定了股东。 20%、25%、55%,这分别是上述三大股东自行商定的持股比例。即将设立的“工银瑞信
据记者从“工银瑞信”筹备组有关人员处了解到,按照工行的申报材料,“工银瑞信”的法人治理结构将与国内其它基金管理公司相差无几。董事会计划下设合规与审计委员会、资格审查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公司治理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总经理对董事会负责。目前,该公司筹备组中仅有中外方股东代表十余人,大规模招募已经展开。 “工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已经到了最后阶段。”5月11日,工行副行长杨凯生说,“我们决不会因为自己发起设立了基金管理公司而降低服务水准,动摇和其它基金公司之间的业务关系和合作基础。同时,我们要依法合规地行使股东权利、尽股东义务,而不直接干预基金管理公司的经营和业务。” 携手瑞士一波 《21世纪》:为什么会选择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和中远集团公司为股东?近几年来,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投资中国行动迅速。工行是否有可能和他有更进一步的战略接触? 杨凯生: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是一个在投资银行、基金管理等业务领域都有经验、有影响的国际金融机构。和他们合作,能使我们在基金管理、产品设计、风险防范和内控管理等方面借鉴不少经验。而中远是我国的特大型企业,他们有这方面的兴趣,也有其多元化战略的考虑,经协商后我们就走到了一起。 在这项投资中,几家股东的投资决策都是长远考虑,是有一定的战略高度。 《21世纪》:目前,“工银瑞信”的筹备情况进展如何,还要多久才能正式设立公司,发行基金? 杨凯生:目前,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我们构建了三方股东的沟通机制,专门成立了这个项目的指导委员会,并指定项目经理人,另有10个工作小组,分头办理筹建工作中的具体事宜;关于基金管理公司的制度设计已经基本就绪。 对于先期的筹备工作,各方股东都比较满意。我们希望在证监会批准之后,能立即开展业务,尽快进入基金的发行阶段。我们正着手研究和酝酿产品。不过,具体时间还很难说。 《21世纪》:你们正在酝酿什么类型的产品?我们有疑问的是,很长时间以来,国内证券市场起伏不定,债券市场持续低迷,不论是哪种类型的基金都面临着不少问题。银行设立基金公司,是不是战略意义更高于营利水平? 杨凯生:这两方面都是我们要考虑的。办这个基金公司,我们肯定要赢利。且不说工行要改制,即使是国有银行,也不能办一个不赢利的公司。银行要改变现有的、以利差收入“吃饭”的状况。我们相信,这家公司的设立,对资本市场来说是个利好。 说到产品,应该是多元化的,股票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固定收益类基金等等,慢慢都会有的。总的说来,这对资本市场应该是个利好消息。 不会打压基金公司 《21世纪》:你刚才说,公司设立是个“利好”。但是,有很多人担心,银行开办基金管理公司后,会利用自身的优势,打压其它基金公司的发展。你对此有何看法? 杨凯生: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银行开办的基金公司和其它基金公司一样,接受同样的监管,开办同样的业务,它们理应在同样的条件下开展合作和竞争。就拿银行自身所具有的优势——营销网络来说,我们今后不会仅仅营销自己的产品,我们仍然会为其他基金管理公司提供营销和托管服务,并且保证服务水平不下降。 《21世纪》:银监会曾明确规定,商业银行投资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应当建立和完善风险隔离制度,设置“防火墙”。工行与“工银瑞信”之间的防火墙是怎样的? 杨凯生: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将在人员、资金、财务、计算机系统、业务品种等多方面设置“防火墙”,阻断银行和基金管理公司之间的直接联系。 《21世纪》:银行设立基金公司,对企业自身和监管的要求也更高。在你看来,当公司筹建和成立运营之后,最大的困难可能是什么? 杨凯生:我认为,我们最大的困难还是在于人才。这次人员招聘,我们完全走市场化的路子。为了保证招聘到高质量的、熟悉有关业务的人才,我们还专门聘请了“猎头”公司,针对基金管理公司中若干个关键岗位,在国内外市场进行公开招聘。即使是一般的工作人员,我们也要进行内部和外部的公开招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