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盛:加剧基金业优胜劣汰 对股市持谨慎观点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07日 16:47 长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
一、对证券市场和基金行业发展的意义 银行系基金公司的启航,对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这是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一件大事,一件好事。首先,这是近期管理层为落实“国九条”、解决证券市场长期低迷等问题,从上市公司治理、合规资金入市、保护投资人利益等多方面而采取的一系列举措之一。它无疑会壮大市场中机构投资者的队伍,拓展合规资金进入证券市场的渠道,同时丰
对基金行业的发展来说,银行系基金管理公司的成立,又必将加剧基金行业优胜劣汰的进程。依托商业银行的股东背景,将来的银行系基金管理公司在客户资源、营销渠道、品牌建设等诸多方面,相对于现有的基金管理公司具有许多的优势,会对现有的基金管理公司形成冲击和竞争压力,从而引发和加快整个基金行业的整合步伐。在基金产品设计上,银行系基金管理公司初期将主要以货币市场基金为主,在这一金融产品领域,商业银行的股东背景,使银行系基金管理公司无论从产品管理经验、潜在客户资源,到结算程序效率等,都享有独特的优势,也必将对现有基金管理公司的同类基金产品形成一定的冲击。 也应该看到,面对即将成立的银行系基金管理公司,现有的基金管理公司也有着自身的优势,如多年以来形成的稳健经营和风险控制的机制、专业化基金管理的经验、逐步建立的品牌优势和客户群体,以及历经锻炼的专业人才队伍等。总之,挑战和机遇同在,我们欢迎银行系基金管理公司的成立,也做好了与它们一起展开基金业长跑的准备! 二、近期市场的影响和基金经理的观点 短期来看,这一消息会被市场视为一大重要的利好,很大程度上能制止市场的进一步下跌、甚至刺激市场走出一波反弹行情。对银行类上市公司,这一消息标志着经营渠道和赢利模式的重要扩展,对这类公司提高资产质量、提升经营业绩、增强抗风险能力等,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中线来说,由于困绕证券市场的许多根本问题还没有解决方案,宏观调控的压力依然明显,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又会吞噬相当一部分企业的利润空间,种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使我们对中线市场持比较谨慎的观点,市场更多的机会将产生在一些优质个股之中。 面对这一消息,基金经理们保持了清醒的头脑。他们普遍表示,将坚持“价值投资”的理念,投资于那些公司治理结构清晰、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在行业内具有核心竞争力、能保持稳定增长和为投资人带来长期回报的上市公司。 三、基金公司现有营销渠道的冲击 由于历史的原因,现有的基金管理公司的营销渠道主要都是依赖与商业银行和券商的合作,借助商业银行和券商的营业网点,完成基金产品的发行和日常申钩、赎回。在有些基金的发行中,商业银行员工的直接购买,甚至还占有相当重要的比重。可以说,渠道缺陷一直是基金管理公司的一个“软肋”,这种现象也造成基金管理公司在与商业银行和券商的合作中,常常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如今商业银行即将设立自己的基金管理公司,伴随着银行系基金的逐步入市和基金管理公司家数的增加,银行渠道单只基金的代销能力逐步走低已经成为长期趋势。将来商业银行在对待自己基金管理公司的基金产品和其他基金管理公司的产品时,难免会出现“厚此薄彼”的情节,现有的基金管理公司有理由对将来与商业银行的合作产生忧虑,并促使他们重新评估这种关系将来发展的前景。 另一方面,由于产品服务的连续性和自身利益的所在,商业银行即使设立了自己的基金管理公司,与现有基金管理公司的合作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也还会继续和发展,毕竟基金代销业务增加了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也丰富了它们服务客户的内容。从现有的基金管理公司来说,商业银行仍将是基金管理公司营销工作的重要渠道,在利用商业银行这一代销渠道的同时,也要大力拓展其他的营销渠道,如壮大自己的营销队伍,扩大直销份额;加快网络销售平台的搭建,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高效、便捷和低成本的营销工具。 近期,首家专业基金销售公司—上海众和基金销售公司已经成立,虽然其运作模式和实际效果还有待观察,但这毕竟为基金管理公司在将来增加了新的营销渠道选择。4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发出通知,称拟于近期通过交易系统开展开放式基金的申购、赎回业务,力争在6月份左右选择若干只开放式基金进行试点。对这套方案,我们表示真心的欢迎,推出交易所系统进行开放式基金的发行、申购、赎回,不啻为基金销售拓宽了渠道,也简化了基金买卖的手续。我们将密切关注以上基金营销领域的新动向及其后续发展。(新浪(行情 论坛)财经特约,长盛基金独家供稿) 独家声明: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体及网站不得转载,除非获得新浪网及作者本人书面授权并注明出处为新浪网。欲转载者请来信finance2@staff.sina.com.cn ,或致电:(010)62630930 转5173联系。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欢迎赐稿与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