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份额下降贫富分化加剧 基金业盛景下现隐忧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13日 05:34 中国证券报 | |||||||||
本报记者 徐国杰 上海报道 最新统计数字显示,上半年末基金业资产净值总额超过5000亿元,较去年底增加近一成。新基金更是高歌猛进,发到100亿不费吹灰之力。但是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去统计相关数据,就可以发现在这如火如荼的盛景下,所掩盖的问题不容小视。基金的整体规模虽然在增加,但份额数却在下降,这在基金业还是首次出现。这个指标彰显的是基金发展的后劲和可持
实际份额出现下降 观察基金业发展不仅仅需要看资产净值,还需要看基金份额。截至2006年6月30日,266只基金份额规模为4269亿份,比2005年12月31日的数据减少了433亿份,比一季度末下降了约5%。若排除新成立的基金,则所有基金种类都出现了负增长,其资产管理规模的增加更多是由于市场的上涨使得其净值水涨船高。熟悉基金业的人士都知道,基金的申购赎回都是以份额为单位进行的。因此份额数的增减,更能真实地反映出基金业的发展状况。 贫富分化加剧或再现并购浪潮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如果以基金公司为统计标的来看,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南方基金管理公司以446亿元的管理规模位居榜首,易方达以434亿元紧追其后,广发基金则是上升幅度最快的公司,其资产管理规模半年内从90亿上升到324亿,增幅超过250%。与此同时,规模最小的基金公司管理资产规模不到1个亿,低于10亿份的有10家基金公司,这其中有5家管理规模低于2亿份。从这些公司来看,公司成立时间较晚,股东实力偏弱,是他们的共同特点。事实上,不用说规模不到一个亿,就算有10个亿也难以让股东们满意。有的基金公司自成立以来连续亏损,原股东后继乏力,一个可行的急救方法便是引入实力强大的新股东,重塑公司品牌。因此可以预见的一个现象是,基金业将掀起一波重组并购浪潮,有一批基金公司将更换门庭,改名换姓。如国联基金日前已更名为中海基金,中海信托入主公司,前景不可小看。 投资者喜新厌旧 另外,从统计来看,新发基金在同类基金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与此对应的是旧基金的市场规模日渐缩水。二季度新发偏股型基金18只,其中广发策略、银华优质等新发的9只基金就位列股票基金规模前9名,其中6只基金超过60亿,2只过百亿。而新发的混合型基金也占据了前8名中的五席。在指数基金中,中小板ETF也是名列该类基金规模榜首。 虽然这些新生巨无霸的业绩表现让一些观察人士担忧,但这些大规模基金却在客观上改善了基金业的产品结构。从统计来看,业绩越好、申购越多,业绩越差、赎回越多的业绩效应开始明显体现出来。同时,在股票市场收益率大幅超越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的环境下,不同基金类型之间的风险溢价将得到充分体现。以往股票型基金风险收益不对称的局面将得以改善,混合基金,债券,货币基金等在各自的风险水平上贡献相应的收益水平,使基金产品结构趋于合理。 无论是原有份额数的下降,还是投资者的追逐新品,都再次凸显持续营销这一老大难问题,多次分红也抵挡不住赎回的步伐,或许也只有用不断攀升的业绩去教育投资者。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