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 > 新股频道 > 正文
 

332亿大单彰显基金打新热情 长投短炒各怀心思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23日 05:43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王子芳 北京报道

  日前公布的中国银行(资讯 行情 论坛)网下配售结果显示,有83只基金(其中包括基金公司管理的社保组合等)共投入332亿元进行认购,其中,新基金打新热情尤其突出。根据5.58%的中签率和发行价格计算可得,上述基金获配股数将超过6亿股。

  究其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新股上市获利空间大是诱饵;其二,市场进入中期调整是催化剂。

  新基金打新热情高涨

  今年四月份以来成立的新基金中,共有七只基金认购中行新股,投入资金超过180亿元,相当于这些基金总规模的37%左右。其中,广发策略优选和交银施罗德稳健配置基金动用申购资金进入机构排名前十,分别投入63亿元和53亿元左右。此外,动用资金量较大的还包括中小板ETF、海富通强化回报和湘财荷银效率优选,分别投入30亿、22亿和14亿元。

  “目前认购新股的套利空间较大,这一事实是不言而喻的。”一位接受采访的研究员坦率地说,“而且中国银行是大家都必须配的,所以认购热情显然更高。”

  中行此次配售价为3.08元,略高于H股发行价格,但却低于H股二级市场价。昨日,中行H股受A股发行火爆的推动,单日上涨0.7%,收于3.425港元。从中行在香港市场上的表现来看,其A股上市后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此前,中工国际(资讯 行情 论坛)上市首日的疯狂更是给投资者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即使连续三个涨停板后,该股价格还有23.3元,相当于其发行价格的近三倍。

  市场持续调整是催化剂

  除了新股认购本身的吸引力之外,近期市场陷入调整、热点不突出显然也是基金热衷打新的重要原因。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主要出于对流动性收紧、新股发行将冻结大量资金等问题的担心,多数基金认为目前市场已进入中期调整,短期内难以有大的改善。

  上投摩根在周报中写道:“未来一段时间大盘将经历较长时间的调整,但调整的幅度不会太深,个股走势将出现显著分化。”

  海富通基金表示,由于国际股市和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剧烈、紧缩性调控预期加强,市场负面消息较多,短期内大盘在反弹后可能会延续调整走势。招商基金也持相同的观点,认为导致近期市场震荡调整的主要因素短期内难有大的改善,其中包括紧缩预期升温、美欧等国可能继续升息等。

  在这个时候,控制风险显得更重要,因此多数基金在操作上比较谨慎。尤其是对于仍在建仓期间的新基金来说,此轮调整迫使他们不得不放缓建仓节奏,选择观望和等待。

  消息人士透露,截至上周末,上投摩根双息平衡基金和广发策略优选基金的仓位分别只达40%和20%左右。这两只基金表示,它们目前主要锁定消费类企业,因为这些企业成长性好、从短期来看相对比较稳健。

  根据WIND的统计,今年四月份以来成立、尚处于建仓期的股票型基金总规模在800亿元左右。 结合上面的分析,可以想见,其中大部分基金处于闲置阶段。而几乎没有多少风险的新股无疑成为这些资金最好的去处。

  与此同时,相对于新基金来说,仓位较高的老基金们可动用的资金并不多。联合证券研究员冶小梅表示,近期股票型基金的平均仓位仍在80%左右,而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进行减仓、从而腾出资金来认购新股其实并不划算,何况认购率非常低。不过,有部分基金采取了从银行间市场拆借资金的办法,以免错失良机。

  长投短炒各怀心思

  从投资思路上讲,是长投还是短炒,恐怕基金们各有各的考虑。

  一方面,发行结束后,中行将超过中石化,成为A股市场上最大的权重股。这样一个蓝筹航母是专业机构投资者必备的价值投资品种,对于盘子大的基金以及一般指数基金(包括ETF)来说更是如此。而与其等上市后再买进,显然不如认购新股更划算。

  另一方面,中行也成为部分基金短期套利的对象。拿中小板ETF来说,根据基金合同规定,该基金的投资范围主要为标的指数成份股、备选成份股,并可少量投资于新股、债券及

证监会允许的其他金融工具。该基金募集规模为39亿元,这次共拿出30亿元认购中行新股,最终获配5000万股以上,力度之大令人咋舌。业内人士分析,由于投资范围的限制,该基金估计不会长期持有这部分股票。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1,7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