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 > 封转开,几时峰回路转? > 正文
 

到期封转开是最优选择 并非等于封闭式基金消亡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5日 08:24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记者 肖渔

  首单“封转开”昨日终于浮出水面。而首单启动之后,是否意味着“封转开”将大规模推出?封闭式基金会就此消亡?

  对此,一些接受采访的业内专家表示,目前这个阶段“封转开”还会是以个案的形
式进行试点,管理层也不会出台所谓正式的“业务操作指引”。如果业界能探索出好的封闭式基金创新产品,依然会受到投资者欢迎。

  专家介绍,到期的封闭式基金一般有三种处理方式,一是“封转开”,二是到期清盘,三是扩募。从国际经验以及我国目前实际情况看,“封转开”无论是对持有人、管理人,还是对市场都是一个最优的选择。对持有人来说,它可以快速消除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现象,按基金净值赎回,也使持有人的利益能立竿见影地体现。同时,“封转开”后,基金运作的透明度提高、流动性增强,强化了基金管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更为重要的是,“封转开”后,基金规模可能扩大,这将给市场带来持续的资金供应,这是到期清盘所绝不能比拟的。

  据业内专家推算,明后两年,基金业将迎来“封转开”的第一次高峰,届时将有约25只、接近200亿规模的基金先后到期。其后,在2013-2014年,又将迎来第二次高峰,到期的基金规模将达到400亿左右。“封转开”将迎来两个集中“爆发”的关键时期。

  业内专家也指出,考虑到“封转开”后可能出现的集中赎回对市场造成的冲击,现阶段预计还不会有大规模“封转开”的集中出现。“归根结底,这还要和市场的承受力相结合”,一位专家这样分析说。他认为,为了维护市场的稳定,从切实保护投资者权益的角度出发,预计监管层会以到期一家转一家的方式,一步步地推进;对于条件成熟的、接近到期的基金,将会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

  “即便是到明年,出现19只基金的集中到期,总规模也不过120多亿,而此前一只

开放式基金的发行就已达百亿。”一位业内人士估算。“因此对于‘封转开’后引发的赎回压力,市场不必过分担忧”,他表示。

  据了解,前期市场观候已久的“封转开业务操作指引”,目前出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首先,现有的《基金法》对于基金转化运作方式、持有人大会召开的程序、条件等都已规定得相当清楚,“封转开”的法律依据充分;其次,作为封闭式基金到期处理的一种方式,能否推广到全部基金还值得商榷,每只基金的具体操作可能也会有很大差异;第三,随着市场发展,将来可能不拘泥于“封转开”,还会涌现出更多的创新解决形式,需要预留出金融创新的空间。

  因此,逐家个案解决可能是现在“封转开”实践中的主导思路。比如,基金兴业(资讯 行情 论坛)设计出对老持有人补偿的方案,这一方案虽然值得推崇,但补偿也绝不是强制性要求。对其他没有这样能力的基金而言,还可以探讨其他的方案。

  为了防止出现不规范操作,监管部门还会在持有人大会通过等“封转开”流程的最末端,树起一道强大的监管屏障,对于部分机构企图通过操纵封闭式基金价格套利、进而损害持有人权益的行为,监管部门将通过行使其最终否决权,让操纵者自食苦果。

  “尽管封闭转开放是大势所趋,但是封闭式基金不会就此消亡,其地位和影响力依然还在。”某业内专家如是评价道。“如果能探索出好的封闭式基金创新产品,相信管理层一样会批准,市场也会非常欢迎的。”这位人士预计,随着市场发展的进一步成熟,与股指期货或是与债券投资相配合的封闭式基金,都可能会受到投资者欢迎。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576,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