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PK公募 管理规模人才业绩机制各有千秋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0日 18:03 21世纪经济报道 | |||||||||
见习记者 郭晓婧 北京报道 公募的幸福时光
时值2006年,基金公司开始了他们的欢乐“大跃进”。新公司一家接着一家——中邮创业基金、金元比联基金等排队等着证监会的批文,证监会收紧基金牌照的做法在今年似乎也有所改变,批文也一个接着一个下。而去年上半年,除了银行系基金工银瑞信一路通畅拿到牌照之外,仅有汇添富一家得到了通行证。 此外,现有基金公司的股权也变得炙手可热, 众多大腕不惜一掷千金。长盛基金引入战略合作者新加坡星展银行,耗时长久的谈判终于在今年敲定。同期确定股权变更的还有泰达荷银,股东荷银不仅借此机会从33%的参股增持到上限49%,并与新的合作伙伴天津泰达一起做出来大手笔的决定——将增加注册资本至1.8亿。甚至连排名末位的东吴基金也引来了梅隆银行的兴趣。 各路投资人把基金业蛋糕越做越大的动力来源于基金公司盈利能力的增强。 截至今年4月份,股票型基金发行166.91亿,混合型基金发行123.06亿,货币型基金发行98.99亿,债券型基金发行207.78亿,总计近800亿。进入5月后,百亿基金再度重出江湖。“一百多亿,这一年下来就是1亿多的管理费!”一位基金公司人士提到广发184亿的大基金时不无羡慕地说。而他所在的基金公司在此前不久也取得了数十亿的销售成绩。 这些钱怎么个花法?通常情况下,基金公司一年的运作成本在3000万以上,即相当于一只20亿规模的股票型基金,其中人力成本占了绝大部分,员工工资总量达到了千万级。基金公司的员工人数从四五十人到二百来人不等,以人均20万的额度计算,员工有百来人的中等规模公司,工资成本将达到二千万。此外还有高级写字楼的年租金以及新基金的发行费用各数百万不等。 就今年基金公司的发行规模而言,管理费在吃饱喝足之余足以为股东献上一份厚礼。 就在股东们为这一低成本高收益的投资打着美美的小算盘的时候,另一个声音说:基金公司嘛?运作成本太高! 另类的“自由职业” 基金公司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管理费,业绩做得好只是第一步,基金卖得好才能盈利多多。因此,基金公司里市场和投研的地位同样重要,两者人数不相上下,因此员工数达到几十上百并不为过,人力成本自然占据大头。 相较于基金公司“庞大”的队伍,私募基金的人力就要单薄得多。一家正常规模的私募基金人数一般也在十人以下。私募之“私”在于不可公开宣传,更无推广可言,三两个操盘手一起募到一笔资金也可做私募,美其名曰“为朋友圈子理财”,这样的小私募还为数不少。 私募操盘手A先生一再强调,这一行的运营成本几乎为零。“我们靠的是提成,做得好就有金山银山,做不好就得喝西北风了。” 左边是备受监管层呵护,有着强势股东背景的公募基金,右边是带着“自由职业”色彩的私募基金。同样是在中国资本市场成长起来的所谓专业人士,他们是选择向左走还是向右走? 曾经是基金经理的A先生选择了后者。“自己做多好!刚开始没钱的时候,在公司里看领导的脸色也就罢了。有了几百万以后,谁爱看谁的脸色。”A先生笑谈之余,暗示着基金公司的人际关系颇为复杂。据一些基金公司内部人士称,市场和投研部门的不和谐确有存在。 虽然避免了这些企业内部人际关系的纷争,但私募操盘手的日子从来都不轻松。 私募基金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始终是躲躲闪闪,处于“地下”工作状态。尤其这几年,市场发展的血雨腥风将众多私募基金淘汰出局。“前两年日子不好过,我们不得不做点副业赚钱,比如投资拍电视剧、挖煤矿之类。”A先生说。 时过境迁,曾经大笔改投他处的资金陆续重回资本市场。私募基金“赢”来了转机。以钻政策空子著称的私募基金在这波由政策托起的行情中发了横财,同时也吸引了巨大的资金规模。据知情人士透露,一家位于南部地区的私募基金,一个项目就募资达到数百亿。 这个“地下王国”到底有多大规模?2005年12月29日,中央财经大学发布了国内首份《中国地下金融调查》,调查显示,私募基金的规模已经达到约6000亿-7000亿元。 A先生并不完全赞同这一数据,他说,“这要看你怎么定性私募基金。我认为,私募基金有较高的投资门槛,至少也要三五百万,可以说是为大户理财。以这个为标准,规模则应该在一两千亿。那些数据把一般的代客理财算进去了,有点高估了。” 优者生存 过去,两者一明一暗,嘻笑怒骂中大多也相关无事。将来,私募基金从幕后走向台前,这会不会是一匹出笼的野狼? 事实上,私募基金对公募基金的挑衅已经日益明显,私募基金屡屡早先公募基金一步得到内幕消息,谋划套利并让公募基金接盘。公募基金不由大叹:“私募用自己的钱买内幕消息,我们在公司做,靠的是投研实力。” 就在公募基金指责私募基金违反游戏规则的同时,自己也屡屡犯规。有知情人士透露称,曾有基金公司的投研团队屈从于销售部门,损害了持有人利益。 在弱市之中,久套其中的基民一旦看到净值上升,往往匆忙止损出逃。为了防止规模缩水,基金公司甚至采用“断臂求生”之术,有意做低净值以保全规模的。 这对于私募基金是不可想象的。不同于公募基金的规模至上,私募基金更看重投资收益,“公募基金强在销售,我们以操作取胜。把自己的身家都搭在里面,自然是希望越高越好。”据说,最高的保证金已达到一比一,私募基金与投资人的利益方向呈现绝对趋同之势。 资本市场时时刻刻都上演着生死存亡。公募、私募,谁能活得更久?一个共同的趋势是两者都在发生着剧烈的两极分化。 经历了八年发展的公募基金,新贵辈出,位次排名早已翻天覆地。虽然尚未有淘汰出局者,但强者恒强的大势已定。 私募基金的撕杀更为惨烈,多轮淘汰中自我消亡者众。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也不过一年半载。现在存活下来的草莽,仍在继续他们的“巴菲特之梦”。 私募走向前台,这种两极分化或将更加剧烈。“在私募基金的冲击下,存活下来的公募基金会变得更加强大而勇猛,未有淘汰者的局面也可能被改变。当然,私募基金同样如此,活下来的是最强的。”某操盘手这样猜测。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