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差强人意何必复制 争议触痛基金业浮躁神经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5日 09:32 每日经济新闻 | |||||||||
祁和忠 近日,业界围绕基金复制是否会损害投资者利益等问题展开了一场论战。在搜索引擎“百度”上输入“基金复制”关键词,可检索到260多篇相关网页。然而,力挺基金复制者至今未能理清以下三个基本问题。
业绩平平何必复制? 首先,目前提出复制的基金是否是业绩优秀的好基金。据悉,早在2004年年底,博时基金公司就提出复制旗下的博时增长(资讯 净值 论坛),但未获批。此次,又有南方基金公司申请复制南方稳健(资讯 净值 论坛)成长。但统计数据显示,无论是博时增长还是南方稳健成长,近两年的业绩排名均差强人意。在今年牛市行情中,南方稳健成长净值增长率在121只基金中仅排名第66位,博时增长排名第91位。市场人士认为,既然基金业绩平平,复制的必要性就不存在。 母本基金规模持续下降 第二,被复制的母本基金规模是否已大得影响操作。有专家认为,基金犹如一艘在大海中航行的船,如果已人满为患,就不妨造一艘姊妹船。但统计数据显示,无论是南方稳健成长还是博时价值增长,其规模都处于持续下降之中,而绝非人满为患。南方稳健成长今年3月31日的规模为22.54亿份,而2004年、2005年年底其规模分别为34.51亿份、31.44亿份;博时增长今年3月31日的规模为20.97亿份,而2004年、2005年年底的规模分别为24.90亿份、23.03亿份。 认购复制基金成本更高 第三,复制基金会否增加投资者的成本。按照基金公司方面的解释,复制基金按每份1元的净值发行,可满足投资者购买低净值基金的需求,投资者的利益不会受到损害。但事实上,投资者在认购复制基金时,至少需要多支付以下三项成本:一是认购手续费;二是复制基金募集期间的认购资金机会成本;三是复制基金的建仓成本。因此,从投资成本角度考虑,在母本基金规模没有大到影响运作的情况下,投资者认购复制基金远不如直接持有母本基金合算,所谓投资者利益没有受到损害的说法是自欺欺人。 基金复制凸现浮躁情绪 在海外,虽然确有基金复制的案例,但仅仅是个案。海外基金进行复制,主要是由于规模较大(单只基金规模高达上百亿美元),不便运作,所以基金公司从保护投资者利益角度出发搞复制;在国内则正好相反,一些基金公司是由于业绩平平或持续营销不力,基金规模不断缩小而搞复制。 目前,国内还没有出现规模过大以至影响运作的绩优老基金,关于基金复制的争议,再次凸显了基金业发展过程中的浮躁情绪。业内人士呼吁,这些老基金公司应本着对持有人负责的态度,踏踏实实地做好老基金的投资管理和持续营销工作,尽量少发行同质化的新基金,不要急于搞基金复制。 相关专题:基金克隆潮涌动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