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投资策略和理念 复制基金不是同质化基金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2日 08:17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 |||||||||
“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复制基金不是同质化基金 记者 云亮 本报讯 针对市场传闻复制基金引发的争议,记者日前采访了深圳部分基金界人士。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的老总直言,苏格拉底老先生早有哲言,“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争论的焦点是,复制基金就是与老基金一样,哪有何必呢?接受采访的人士都认为,复制基金不是基金同质化。从哲理上说,是扬弃原版基金,也是一种创新。 据介绍,对成功的基金产品进行复制符合国际惯例,国外基金管理公司就经常对规模过大、净值过高的基金进行复制,以保护投资者利益,便于基金管理人投资管理运作,另一方面,这也是对在市场上成功运行的基金产品的另一种肯定。 海外资深分析师克莱尔认为,基金管理人基于为原版基金持有人提升业绩的考量来发行复制基金,而对于复制基金的持有人来说,其购买复制基金和购买一个新发基金并无二致,都是在一个全新的平台上起步。复制基金复制的是投资策略,而不是具体的股票,因此和市场所处的点位无关。 为什么要现在提出复制基金?接受的采访的人士认为,这是对已经得到认可的老基金投资理念的进一步认可。2006年股票型基金普遍净值增长率达到了50%,投资报酬率达到100%的基金开始逐一现身,基金规模大了,自然会稀释原持有人的利益。 “为了保障基金的更好运作,控制合适的规模,保护老基金持有人利益,又满足新的基金投资者购买要求,复制基金就应运而生”,一位业内人士说。据了解,复制基金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监管层也会对复制基金的成立时间、过往业绩、基金规模等做出相应限定。 此外,大基金公司目前的产品线已经很齐全,从追求产品多的量变到追求对精品的深入挖掘的质变是一个趋势,符合投资者的需求。复制基金的出现说明了中国基金业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据记者了解,目前正在做复制基金的几家基金管理公司没有听到任何来自管理层方面就复制基金的最新表态,复制基金的报批工作仍在按部就班地进行中。 相关专题:基金克隆潮涌动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