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 > 基金克隆潮涌动 > 正文
 

基金克隆需三条件 好基金公司明星产品缺一不可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2日 02:35 新闻晨报

  □晨报记者 范恩洁

  最近,坊间传出数家基金公司意欲推出复制基金的计划,相关产品已呈监管部门。复制基金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复制基金也是舶来品,在国外非常普遍,主要分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衍生产品来
复制目标基金的市场表现,另一种是投资策略复制。目前效仿的是第二种形式。当一只基金相当成功———规模大、净值高时,为了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利益,便于基金管理人投资管理运作,基金管理公司往往对该基金进行复制。这一类复制基金一般由同一基金管理人管理,具有相同的投资方向、投资目标、投资政策、投资策略、风险偏好、运作方式等,以及具有相似的业绩表现等。国际上较为有名的案例为富达证券收息基金(Fidelity Equity-Income Fund)。

  记者从一家准备推出复制基金的公司了解到,这次“复制”的原形,就是该公司最早推出的一只开放式基金。该基金经历了4年多跌宕起伏的历程,在同期股指跌幅超过50%的情况下,每年回报仍接近15%。当然,也有拟推复制基金的公司,克隆对象选择的是旗下一只次新品种,今年以来表现甚是骄人。

  昨天在电话中,银河证券王群航对复制基金本身持肯定态度,但他表示,这种“克隆”一定是有条件的,条件有三:

  一是参与复制的一定是好的基金公司。这可通过市场评价,即一些基金评级机构的年终排名来确定。

  二是被复制的一定是公认的好基金。这样的基金应该处于同类基金的第一梯队,即成立以来业绩保持了稳定增长,在今年以来的行情中,收益排名也位于同类基金的前三分之一,无论从长期投资,还是从短期投资角度看,被“复制”的基金,都要经得起业绩检验。

  三是被复制的基金规模,已经大到管理人难以操作的地步。这样的话,管理人需要暂停申购该基金,在投资者买不到该基金的情况下,再推出“克隆”品种。换而言之,如果一只基金现在规模并不大,那么通过持续营销而不是复制的方式来吸引投资者,便是上策。此外王群航还表示,被复制基金的基金经理情况也很重要。

  还有很多市场人士指出,即便是明星产品,之所以成功也是有当时当地条件的,如今市场环境已今非昔比,所谓“投资策略的复制”很难做到不走样。“就像去年的茅台,很多基金可以重仓,现在市价涨了这么多,新建仓的基金最多是‘标准配置’了。”一位人士如是说。所谓复制,其实是基金公司利用自己基金的品牌效应以吸引投资者而已。

  相关专题:基金克隆潮涌动

基金克隆潮涌动调查
·您是否赞同基金公司复制基金?
赞同,一举数得
反对,圈钱新招
无所谓

·您认为复制基金的真实意图最有可能是?
基金公司变相圈钱
与原版基金同质化
保护基金持有人利益
有效满足投资人需求

·以下几种方式您更倾向于选择哪一种?
基金分红
基金复制
基金分拆
暂停申购
无所谓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906,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