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 > 基金克隆潮涌动 > 正文
 

傅慎:基金公司面临两难 优秀基金复制何罪之有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1日 22:46 新浪财经

  傅慎

  近日关于基金复制的消息成为基民的一大悬念。前两天听说权威机构都说了,已经指日可待。这些天又有大概是有资格参加“有关方面”讨论的专家透露称存在变数,闹得沸沸扬扬。媒体希望多出一些“人咬狗”的事件当然应该理解;允许一帮“隔岸观火”的老头子对金融创新予以慎重考虑以解决由于老龄化可能带来的部分社会问题当然也无可厚非。问
题是,面包是给老百姓吃的,能不能让老百姓也说说话?

  从目前掌握的材料看来,“学院派”大多是持反对意见的。很遗憾的是,好象尚未看到持赞成意见的“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派”有什么想法。从“学院派”嘴巴里说出来的“公司派”的声音也就是价格方面“高处不胜寒”这么一个已经被断定为“伪命题”的理由。

  被认为是基金复制罪状的大概有这么几说:第一,“圈钱说”,认为基金复制跟上市公司一样是圈老百姓的钱,其真实意图值得怀疑。第二,“风险”说。认为复制基金存在相当的弊端,需要承担目前股市上冲后回落的风险。第三,“价格说”,认为如果老百姓仅对价格敏感将影响“基金风格”的形成。第四,“拆分说”,认为基金复制与股票拆分一样没有实质意义。

  傅慎非常赞同第三、第四说的意见。确实,拆分也好、复制也好,对于降低投资成本没有任何实质意义(演算过程略,严格地说,如果基金募集期基金净值上升的话,购买新基金成本应该高于老基金)。从长期来看,也不利于吸引一批欣赏、接受其投资风格的老百姓共同创造财富,并可能会延缓基金投资观念的形成。问题是,基金公司管理的资产不管规模大小仍然是老百姓的钱,除非你弱智,否则,怎么能与上市公司“圈钱”同日而语呢?再者,如果有一天老百姓真的懂了新老基金没有区别的道理,优秀的基金公司其老基金通过老百姓踊跃申购,规模不是照样能够扩大,从而多收管理费么?要知道,从老百姓这头说,这种多收的管理费是天经地义的老百姓给公司的奖赏。从市场建设来说,只有通过这种公平机制才能够不断促进优秀公司的壮大、发展,淘汰那些劣质公司,这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事啊。“风险”一说就更离奇了,出之专业人士之口,其专业水平让人大跌眼镜,瞠目结舌。复制基金在同样的股市点位上风险会高于老基金?

  该说的已经差不多了。如果我们不负责任一点,如果仅仅从基金论基金,确实复制基金没有必要。但是,谁来解决这么一个实际问题:老百姓的观念转变很可能是10年甚至更长的事。另外,基金公司也面临两难:做得好了,人家纷纷赎回,价格高了老百姓望而却步,分红吧,面临太大现金压力;做得差了,老百姓觉得无利可图同样望而却步。专家:你说怎么办?在这种情况下,优秀的基金公司萌发出老百姓与基金公司一举两得的复制基金的想法有什么罪呢。

  相关专题:基金克隆潮涌动

基金克隆潮涌动调查
·您是否赞同基金公司复制基金?
赞同,一举数得
反对,圈钱新招
无所谓

·您认为复制基金的真实意图最有可能是?
基金公司变相圈钱
与原版基金同质化
保护基金持有人利益
有效满足投资人需求

·以下几种方式您更倾向于选择哪一种?
基金分红
基金复制
基金分拆
暂停申购
无所谓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3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