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 > 正文
 

触动基金营销的几个数据 低风险低收益仍是首选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31日 13:19 21世纪赢基金

  北京数字100市场咨询有限公司 苏谦/文

  从2001年9月国内第一支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出现以来,我国的开放式基金已经经历了近五年的风雨洗礼,目前我国开放式基金的有效认购户数已超过700万户。

  考虑到开放式基金的运作过程中主要涉及四个要素,即基金公司、基金投资者、基金
产品及发行渠道,针对这几个方面,北京数字100市场咨询有限公司延续2004年以来对开放式基金个人投资者的研究,于2006年4月初对京沪穗三地的330位个人基金投资者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开放式基金市场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从个人投资者对“最熟悉的基金公司”的选择(陈述最熟悉的三家基金公司。数据计算方式:选择该选项的人数/样本数)来看,排名前几位的公司2004年和2006年的差异不大。

  个人投资者对基金公司的熟悉程度与很多因素有关,投资者过去对基金公司及其产品的接触和认知,购买基金产品的经历、基金公司的发展时间和宣传推广、基金公司产品的业绩都可能对此造成影响。

  个人投资者最熟悉的基金公司,即南方基金,其选择比例仅为42.1%,未超过50%,这反映出虽然经历了五年时间的发展,目前还没有基金公司在市场上占据绝对的优势地位,

开放式基金在我国仍处于市场导入阶段,基金公司还有很大的发展与竞争空间。

  个人投资者整体成熟度不高

  从2006年的数据来看,近一半的个人投资者对开放式基金的了解程度为“一般”,只有不到两成是“比较了解”或“十分了解”。大部分个人投资者对开放式基金的认识限于“了解基金的一些基本常识和概念,有初步的判断能力”,甚至仅仅是“知道一些基金公司和基金产品的名称,自己无从判断产品优劣”。从2006年与2004年的比较来看,对基金了解程度高的投资者(“比较了解”和“十分了解”)比例不升反降,这一方面是由随机调查带来的误差造成,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基金市场的产品由最初的相对简单变得更加复杂多样。

  从个人投资者对开放式基金的了解程度可以看出,目前个人投资者整体成熟度不高,作为一种大众化的

理财产品,开放式基金还远远没有实现大众化。

  从能够承受的损失来看,目前个人投资者承担风险的能力较差,五成以上只能承受5%以内的损失,两年来变化不大。两年对比来看,能承受“25%以内”损失的投资者比例变化最大,这可能与投资者对基金的了解程度增加有关。

  从对基金的预期收益来看,个人投资者已不再满足2004年的“比同期银行定期存款或国债利率高就可以”,该比例急剧下降。预期收益在5~10%的投资者比例增加。可见随着对开放式基金的了解,投资者对收益有了更加理性的预期。不过虽然预期收益提高了,5%~10% 的收益对于经营状况稍好的基金产品还是不难达到的,投资者追求的仍是“低收益”。

  总体来讲,目前我国个人投资者在选择开放式基金产品时,低风险、低收益的产品仍是其首选,这和投资者的不成熟以及基金市场的发达程度不高有关系。

  目前个人投资者主要通过银行、

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柜台三种渠道进行开放式基金的交易,在这三者中,银行是最主要的渠道,六成以上的个人投资者首次进行开放式基金的交易是通过银行,五成以上的个人投资者主要通过银行进行开放式基金的交易。银行仍是开放式基金交易的最主要渠道。

  随着人们对基金了解程度的提高以及近年来网络的快速发展,开放式基金的网上交易增长迅速,成为继银行和证券公司之后的第三大渠道。

  基金公司在进行产品渠道建设时,除了做好传统的银行网点,也要注意新兴渠道和媒介的开拓和应用。

  虽然开放式基金在我国已经发展了五年时间,但未来的道路依然漫漫。个人投资者成熟度不高,需要基金公司加强基金知识的推广和普及,对投资者进行教育和培养。投资者对基金公司的认知度不高,基金公司要努力扩大其知名度和影响力,以吸引成熟度不高的个人投资者。在产品开发上,根据投资者所能承受的损失和预期的收益,基金公司仍要继续开发低风险、较低收益的产品。在基金产品的渠道建设上,基金公司必须充分认识和发挥银行网点的作用,使传统渠道畅通无阻,同时也要加强新兴的网络渠道建设。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0,9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