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怀疑论泛起阴谋论及时提醒 基金应闻过则喜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24日 08:33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 |||||||||
荣篱 本周一,两篇文章引起笔者的注意。一篇是基金研究人士胡立峰在他的《繁荣背后有隐忧》一文中指出,今年以来封闭式基金平均业绩明显差于开放式,其净值增长率不仅低于股票型基金、偏股型基金,甚至还低于股债平衡型基金。文章以此为论据,担心封闭式基金被人为边缘化。不过,作者也承认,除了根据业绩比较带来的推论外,市场拿不出任何封
第二篇文章是一篇关于私募基金的报道。其中谈到不少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转投私募基金,公募基金的人士怀疑,这些改弦更张的前公募基金人士利用原有资源,“无成本拿到基金的调研成果,甚至可以掌握自己熟悉的公募基金的股票操作进退”。这些公募人士甚至声称,“这才是私募获取巨额利润的基础”。 所有的一切仅仅止于怀疑,没有人能拿出确凿的证据,看上去就象“阴谋论”一样不可信。不同的是,前者是一个基金研究人士的言论,而后者则来自基金公司。如果说前者的怀疑还可能有点危言耸听,那么后者的怀疑则不得不引起市场的警惕———这些熟悉基金运作人士的怀疑是否有一定的可信度? 长久以来,基金市场似乎一直没有真正解决“公平对待所有投资者”这一基本问题,至少没有让人们完全释怀:是否公平对待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是否公平对待独立理财专户(目前是指社保基金,今后完全可能扩大范围)和公募基金?现在,又增加了一条:公募基金经理是否真的如传言所说的那样有“老鼠仓”?虽然怀疑者从来没拿出证据,虽然被怀疑者一直强调自己是中国证券投资机构中最合规守法的力量。 基金是中国证券机构投资者中最规范最透明的力量之一,这几乎已成证券市场的共识,也鲜有人怀疑,其赚钱能力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前几天,一个朋友办理了房产抵押贷款手续,准备将抵押贷款出来的钱悉数投入封闭式基金———今年以来,她的封闭式基金投资回报已达到了40%。对基金抱有这样热情的人绝不是少数,据估计,今年发行超过180亿份的广发策略优选有80%以上的资金来源是普通中小投资者,而非机构客户。这些都是对于基金多年来经营业绩的肯定。 也正因为此,笔者对那些总是以怀疑眼光看待基金的人怀有敬意。他们坚持以怀疑的眼光甚至以“阴谋论”的眼光来审视基金,基金稍有差池,就会遭到他们无情的口诛笔伐。事实也证明,这些人士的口诛笔伐也确实在很多时候及时地提醒了监管者,改进了基金监管。可以说,这些“怀疑论”后面充满了对行业的爱护,毕竟,基金手中掌握的是证券市场最原始最基础的“细胞”———散户资金,基金的行差踏错伤害的也是这个市场最基础的信心。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