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 > 正文
 

扩容高潮之后 市盈率高企将引发基金投资尴尬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 10:15 中国证券报

  中证投资 徐辉

  基金业又一个发展高潮扑面而来。一方面,近半年来,基金整体收益大幅提升;另一方面,基金销售的气势高涨,超百亿基金再现江湖。这一情形与2000年、2003年有非常相似的地方。但是前两次高潮之后,无论是基金收益、还是基金发行都陷入了非常尴尬的境地。2000年后,基金业连续两年出现全行业亏损,基金发行遭遇困境;2003年后的2004年,基
金业再度全行业亏损。当年的百亿基金也长期处于面值之下,直到今年才浮出面值。那么,今年的基金扩容高潮,会否再度成为前两次的翻版?

  如同以往两次基金发行的高潮,市场都处在相当的高位,市盈率显著高企,蓝筹股相对较少的深综指市盈率在本周一达到55.37倍,即使扣除尚未股改股票的因素,其整体实际市盈率也已高达51倍。51倍的市盈率意味着深圳市场的投资收益率仅为1.96%,这样的收益率尚不及部分银行储蓄产品的收益率。

  在这种状态下做股票投资,盈利比较艰难。那么,当前市场的状况又如何呢?笔者认为,实际情况比想象中的要严峻得多。

  一方面,垃圾股、微利股已经处在“市梦率”的状态中,但其中有部分股票被冠以价值股的头衔,吸引着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关注,而股改在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小说里说的“我猜到了开头,却没有猜到结尾”,股改之于市场的机会,当初各机构基本都猜到了其将为流通股股东提供一个价值增量;没有猜到的是,其提供的价格增量会更大。人们猜到的是,蓝筹股在获得价值增量后,上涨的机会较大;没有猜到的是筹码更为分散的微利股、垃圾股,才是“过江龙”资金的最爱。人们猜到的是,民企可能因为卖出原始股份获利,进而产生推高相关股票价格的原动力;没有想到的是,部分国企上市公司资产置换的动力更足,产生的股价推动力更高。到最后,以短期牟利为特征的各类机构资金大举入市,抢夺筹码较为分散的垃圾股、微利股,再辅之以题材,从而导致垃圾股、微利股价格飙升。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基金也难以免俗。

  另一方面,蓝筹股市盈率也显著高企,真正值得长期投资的股票现在又到了凤毛麟角的时候。千余只股票中存在显著安全边际、且未来成长较为确定的股票不足1%。基金如何在这1%的股票中做出一盘好菜来,已经变得非常艰难。因为,蓝筹股的底部始于2003年———而非2005年。2004年,我们制作了中证新核心股指数以紧跟优势蓝筹股的投资,现在看该指数累计升幅已经达到150%,其中贵州茅台(资讯 行情 论坛)、海油工程(资讯 行情 论坛)、万科(资讯 行情 论坛)、云南白药(资讯 行情 论坛)等股票已经翻了好几番。尽管我们仍然看好这些公司的成长,但是价格的上涨已经使得其中部分股票缺乏显著的安全边际。所以,现在的状况下进行蓝筹股投资也比两年前要艰难得多。

  于是,机构投资者把眼光投向未来新上市的蓝筹股。但值得警惕的是,新蓝筹股上市价格,是以当前市场同行业市盈率作为基准,而这些股票的价格也并不低。

  此外,近期索罗斯开始在港股市场大肆做空,这对境内基金投资也将具有重要影响。金融界人士透露,以索罗斯为首的对冲基金近日在香港股市兴风作浪,在恒生指数(资讯 行情 论坛)17000点边缘大手抛空多只重磅蓝筹股。我们探讨的不是索罗斯会否成功,而是索罗斯为何做空港股?按照索罗斯的思想,临界点出现和看空是两大要素。所以,借用索罗斯的观点,我们也相应看空港股。

  在这样一个前提下,基金的投资应更加谨慎。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0,2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