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 > 正文
 

诺德基金模式会否风行 外资控股之路能走多远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7日 01:08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徐国杰 上海报道

  由外资相对控股的诺德基金管理公司日前正式获得证监会批准成立,在业内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借助于股权结构的设置,美国诺德·安博特资产管理公司成为诺德基金第一大股东并相对控股该公司。那么,这种模式对中国基金业发展方向会有何影响,是否会成为今后外资进入的借鉴呢?

  外资控股得到放行

  诺德基金公司正式获得监管层的认可,这也意味着通过股权结构设计巧妙实现实际控股的这一模式得到了放行,这对于那些正苦苦寻觅进入中国境内资本市场途径的外资们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随着法规的放开,自2004年末以来,不少基金公司的外方股东纷纷提高持股比例,景顺

长城、上投摩根、友邦华泰等基金公司外方股东都纷纷将持股比例提高到49%的上限。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景顺长城和友邦华泰的外方股东还因此与中方股东同持49%股份,成为公司的并列第一大股东。虽然景顺和友邦还未实际控股基金公司,但第一大股东的地位已使他们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新成立的合资基金公司在股权结构设置上大都是一步到位,股本结构也比较简单,多为两家股东,51%:49%的股权结构。如正在发行第一只产品的汇丰晋信基金公司,汇丰在基金公司的持股比例达到了49%的上限。

  记者了解到,除诺德以外,还有不少正在筹备的新基金公司计划按照这一模式搭建股权结构,外资将持有49%的比例并成为基金公司的相对控股股东。

  控股之路有多远

  一些跃跃欲试地进入中国的外资机构毫不掩饰地亮出了他们的底牌,非控股不谈。不过由于目前新基金公司的批设速度似有放缓,如果想采取新设基金公司一方面需要寻找适当的合作伙伴,另一方面时间成本也比较高。所以,现阶段有很多外资选择收购现有的基金公司实现登陆中国资本市场的战略。而若收购现有基金公司股权,想要一步到位、按诺德模式来实现控股难度较大,关键是有合适的方式让中方合作伙伴愿意退出。

  据了解,在上海至少有四家本土基金公司的股权变更基本已确立方向,新股东多为外资机构,且均有意谋求控股权。

  业内人士介绍说,外方进入中国基金市场,谋求控制权是分阶段来实现的,外方拿到控股权的时间点取决于中外双方的谈判。这一方面说明在经历了一轮合资基金热潮以及法规进一步开放的背景下,目前外资提高了谈判的筹码,有了更多的主动权。而从另一个层面来看,如果外资有更多的话语权,外方股东在资金、专业技术等方面无疑会做出更大的投入。外资的战略规划更长远,胃口也更大,如施罗德集团不仅涉足国内基金业,还计划谋求社保基金海外管理人资格。

  然而,更多的外资对未来仍有期待。在继续探路合资公司的同时,独立控股的想法仍是不少国际金融巨头的首选,尤其是一线的资产管理机构。就在越来越多的外资公司通过组建合资公司的方式登陆中国基金市场的同时,还是有不少在国际上声名显赫的

资产管理公司愿意忍受目前的寂寞,等待着市场的成熟和政策的进一步明朗。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54,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