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 > 正文
 

百亿规模基金重出江湖 偏股型基金演绎发行神话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3日 12:26 新闻晨报

  时隔两年,偏股型基金规模发行超百亿份的美景重现。虽然广发优选策略下周一才结束发行,但据有关人士透露,其募集规模已经超过百亿份。而这样的发行成果还是在短短5个交易日中达到的。随着偏股型基金发行规模渐入佳境,第二季度进入股市的资金量值得期待。

  春节过后,基金发行就一直保持高速,同时12只基金齐发,甚至一家银行同时托管
3只基金的现象也曾出现。尽管新发队伍不小,但销售状况却丝毫不受客户分流的影响,相反越来越多的市民涌现银行等代销机构买基金。除了广发优选策略之外,之前发行的上投摩根双息平衡也是在提前结束的情况下冲上了60亿份的首发规模。即使是新基金公司信诚基金发行的首只产品,同样得到投资者的踊跃申购,其30亿份的发行量是去年许多老牌绩优公司都难以企及的高度。

  2004年初,由于前一年基金抗起的“五朵金花”演绎了一场

理财“神话”,基金发行出现井喷行情,一年基金的发行量就超过历史总和,并出现了首发规模超过100亿份的基金“巨无霸”。但此后,由于市场低迷,偏股型基金新发陷入了长时间的低迷,迷你基金不断涌现。

  从今年以来的行情看,“神话”效应比当年更甚。截至5月11日,今年以来回报超过60%的基金就有10只,净值增长最高的广发小盘(资讯 净值 论坛)更达到71.18%。业内人士还指出,和2004年相比,此次“神话”背景有截然的不同,股权分置改革成功已成定局,国内证券市场的制度建设和基本面有了质的变化。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今年成立的偏股型基金已有14只,首发总规模近300亿份,预计最多可有240亿左右投入股市,而近期发行的8只股票方向基金首发规模预计最保守也将超过200亿份。

  而从目前已经拿到批文蓄势代发的新基金来看,偏股型基金占了绝对主流。相对而言,货币基金、债券基金新发热情减少很多。如此分析,约500亿份基金涌入股市已成定局。

  ◎ 记者点评

  一样规模但愿两样前景

  一位朋友,这一个多月来一直在准备认购新基金。4月份时瞄准了上投摩根双息平衡,但中途听说规模已经上40亿份,临阵退缩。后来等到了广发策略,开户资料、认购资金、投资心态一应准备俱全,结果听说规模更大,居然不小心就到了100亿份。

  不是这位朋友太挑剔,盖因两年前那场“巨无霸之觞”体会太深刻。当时他投资了一只规模近百亿的基金,结果在后来1年半多的时间里一直忍受着亏损的折磨,虽然同期还有不少基金也赚得挺欢。其实还是那个老问题,目前值得投资的国内上市公司太少,一只百亿基金下去,要选择几十、上百只像中石化(资讯 行情 论坛)、贵州茅台(资讯 行情 论坛)、云南白药(资讯 行情 论坛)、G中兴(资讯 行情 论坛)……这样质地的龙头企业,真是相当困难。即便其投资的股票中天天有涨停,但对净值的贡献可能是微乎其微。这就是为什么同样一个基金经理,管理20亿份和管理100亿份,效果差很远的道理。

  当年的“巨无霸”,现在已缩水大半,但跟一些规模10亿份左右的基金相比,在今年的火爆行情中还是显得笨拙许多。

  不过如今毕竟跟2004年有很大不同,不仅是整个股市的基本面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投资者在选择基金的方面也更加理性。和当年见是只股票基金就疯狂认购的情形相比,选择整体业绩表现好的绩优基金公司,在许多投资者中已经有了共识。事实上,经过这两年低迷股市的锤炼,确实有不少年轻的基金公司开始成长成熟起来。而随着再融资开闸,新的源头活水将汩汩而来,也许对于“巨无霸”基金而言,更多是件好事。

  一样的规模,不一样的前景。希望如此。

  (晨报记者 范恩洁)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8,4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