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 > 正文
 

股市转牛买只基金跑赢大盘 可逐步买入股票基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09日 03:21 海峡都市报

  本报讯 昨日沪指大涨56点逼近千五,很多基金净值也水涨船高,手上有基金的投资者赚得喜笑颜开,没赶上的投资者也不要后悔,现在买基金还来得及!理财专家指出,股市转牛,基金今年还有很多机会!

  今年前4个月,开放式基金的平均收益率达20%以上,最高的逼近50%。而此前火爆的凭证式国债,3年期的年收益率才3.14%,一年期存款利率更是仅有2.25%。面对这样的收益差
别,再求稳的投资者也会动心!在风险与收益之间权衡,继续一味求稳而回避基金,必然得不偿失!

  【开放式基金】

  4个月赚了20%多

  刘女士现在的心情很愉快,年初,她买了3只开放式基金,目前总收益率已经有34%,其中一只的收益率更是高达45%,这让她这个亏多赚少的老股民更坚定了弃股吃“基”的决心。

  刘女士的例子只是今年开放式基金大获全胜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开放式基金在4个多月的时间里,收益率最高的甚至逼近50%。

  截至4月26日,128只开放式基金年内全部实现盈利,平均收益率22.15%,这还包括了债券型基金。由于债券型基金的收益率远远比不上股票型基金(有的债券型基金年内收益率还不到1%),将债券型基金排除后,股票型基金在今年已经过去的4个多月的平均收益率应该超过25%。

  【实力】

  涨幅超股市

  50%的收益率,一般的理财产品显然难以做到,股票型基金是怎么做到的?

  股票型基金就是以投资股票为主的基金,依靠股价的上涨来赚钱。

  看看一季度末基金手中的10大重仓股:贵州茅台(资讯 行情 论坛)、山东黄金(资讯 行情 论坛)、厦门钨业(资讯 行情 论坛)……这些都是今年涨幅最大的一批股票,几乎都被基金收入囊中,自然推动了基金单位净值的迅速上扬。

  再看看股民炒股的收益。据记者对证券营业部的随机调查显示,本轮行情能够赚到30%以上的股民相当少。

  其实,对基金业绩最好的判断标准,就是与同期指数进行比较。年内,上证指数(资讯 行情 论坛)上涨了22%,而股票型基金平均上涨25%,相当部分超过了30%。基金的实力可见一斑。

  【御险】

  长线持有风险小

  尽管收益诱人,但不少投资者一想到股票的风险就打消了购买基金的念头。有风险意识固然重要,不过,在没有明确风险程度和基金抵御风险的能力之前就打退堂鼓,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在去年5月大盘步步逼近1000点之际,曾出现过所有基金都亏损的状况,但从中长期趋势看,大部分基金是能够赚钱的。

  目前,128只开放式基金中,累计净值低于1元的仅1只,为0.9923元,这表明成立以来绝大多数基金都赚了钱。而目前累计净值最高的基金嘉实理财增长单位净值已达1.731元,意味着其从成立以来的盈利已经超过70%,这还包括了基金在熊市期间的操作。

  牛市中,基金敢于大胆介入龙头股,从而获得更大收益。而在股市走弱时,也会及时调整持股结构和持仓比例,减少涨幅较大的股票,纳入一些安全品种,相应降低了风险。因此,让基金去操作与自己炒股相比,基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无疑是很高的。

  【买点】

  逐步买入股票基金

  面对开放式基金已经超过30%的收益率,投资者最关心的无疑是现在会不会买高了?不少人担忧,股市短期涨幅已大,要是自己买了基金后股市下跌,不就亏大了?

  这种担心不无道理,目前购买开放式基金的确需要找准时机。首先,得对沪深股市后期走势有个判断。目前,各大机构对沪深股市前景一片看好。在经历了5年熊市之后,沪深股市今年开始从熊市向牛市过渡,此时也应该是沪深股市的大底部所在。因此,虽然不少基金的净值已经涨了很多,但未来仍具很大潜力。

  选择的重点应以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可以在股票以及债券之间自然转换的基金)相搭配。这样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股票下跌的风险,在股票行情好的时候也有利于单位净值的较快增长。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6,6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