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 > 基金2006年第一季度报告 > 正文
 

基金自下而上选股 银华核心价值首季获30%收益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9日 09:29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孙健芳 北京报道

  在拆掉了被戏称为“柏林墙”的投资部和研究部之间的墙壁两年后,银华基金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收获期。

  最近公布的一组基金业数据显示,截止到第一季度末,银华核心价值取得30%的净值增
长率,荣获一季度股票型基金的冠军。

  当然,这也是估值理论的胜利。估值就是对行业和上市公司进行分析,主要是自下而上的选择股票,即所谓的“价值投资”、“价值挖掘”。

  事实上,在过去两三年,机构的投资理念在不断发生改变。2002年奉行的分散投资理念已经不再流行。现在,“自下而上选股模式”大行其道,而擅长挖掘这些概念的基金经理也备受推崇。

  银华收获

  在2003年下半年,银华基金公司做出一个“反常”举动,不声不响地拆除了一堵位于投资部和研究部之间的墙壁。

  拆掉此墙后,投资部和研究部被整合在一个名为“投资管理部”的部门办公。在此基础上,投资管理部又增设了估值经理和组合经理两个新职位。这就把一个基金经理的权力分摊到了三个人身上。原先由一个基金经理主导的投资决策,现在由三个人负担,银华把这种设置称之为“组合制”。

  在那时开始担任估值经理的蒋伯龙坦言:“原先只要关注自己的行业就行,后来还要对一些行业的龙头股估值并进行把关。”现在,蒋伯龙是银华核心价值的基金经理,而且,由于成绩突出,在发行银华旗下第六只基金产品时,他被再次定为拟任基金经理。

  银华的举动在当时并不太被看好,因为两年多以前,对于基金公司来说,有一个明星基金经理才能保证好的业绩,而“组合制”似乎并不能带来更好的业绩。

  现在,一切都不一样了。谈及过去一段时间估值对银华公司业绩贡献时,蒋含蓄地说:“很大,但难说清楚是多少。”而另外一些基金公司投资总监却给出“贡献度在60%以上”的回答。

  现在的市场中,什么在推动着股市不断上涨?是少数股票!截至4月底,上海综合指数(资讯 行情 论坛)比2005年12月6日已累计涨幅超过30%,但沪深两市上涨股票大约只占30%,极少部分主流热点股的上涨冲消了多数股票下跌的影响,也推动着指数攀升。

  而谁能从两市1400多只股票中挖掘出这些热点?是机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4月10日,深沪两市近1400只A股中,收盘股价在20元以上的有18只,其中基金、QFII、社保基金、券商等四类机构的持股占流通盘的比例达到49.35%。

  投资集中

  蒋伯龙承认目前市场投资主体的结构相似导致选股取向十分雷同,“目前市场投资中短期的多,而注重长期投资的少;同时,基金投资理念都比较相同。”

  由于投资理念趋同,机构关注股票已经从“二八现象”过渡到“九死一生”,过去“五朵金花”曾是几乎所有机构的最爱,而现在地产类、资源类、消费类股票又成为机构们的至宠。2005年底,深万科(资讯 行情 论坛)被51家机构持有流通股的25.3%,苏宁电器(资讯 行情 论坛)被17家机构持有43.91%,浦发银行(资讯 行情 论坛)被41家机构持有25.45%,张裕(资讯 行情 论坛)A被7家机构持有23.29%。

  在机构关注中这些股票价格不断上涨,2006年一季度上涨幅度较高的一些股票多是基金重仓股,其中深万科最高上涨了63.46%、苏宁电器最高上涨69.57%……

  持有这些股票的基金因此受益。银华公司在第一季对G招行(资讯 行情 论坛)、苏宁电器、G民生、伊利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和盐湖钾肥(资讯 行情 论坛)进行较大幅度增持,由此银华核心价值优选取得了30%的净值增长率。

  蒋伯龙虽然被冠以估值经理头衔,但他刻意淡化市场对狭义估值的曲解,“估值只是我选股的一个因素。”他强调。

  其实在过去几年,中国市场一直在解决估值问题,“比如说在定价模型上,一开始我们的数量化模型可能比较绝对,主要考虑一些市盈率和市净率指标,后来逐步从简单化走向多元化,现在我们估值体系就包括全流通后资源价值、企业并购概念、企业分派现等多种因素。”

  “就拿茅台来说,它的业绩和增长都比较好,但我们市场中一些人认为贵,但QFII却选择它,所以估值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蒋伯龙说,“目前国内估值已经过渡到一个相对充分的水平了,比起国际市场,国内估值并不是十分高。”

  什么时候卖出股票?蒋伯龙认为这对所有的基金经理都是考验,基金经理有自己的偏好,他们容易受到感情和情绪支配,在一个时间上,你用技术手段选择企业是理性的,但人的智力都是有限的,比如我一开始买了金属股,后来把它们给卖了,后来又买了回来。

  所以基金经理必须遵守投资纪律,“无论什么时候,涨幅过大都不是出货的标准,比如有些企业有业绩支撑,其涨幅到了30%、50%甚至100%都不是出货的标准。”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03,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