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继续2005年复兴趋势 面临挑战依然艰巨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19日 04: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 |||||||||
□叶展 把2005年称作基金的复兴之年并不为过。 在经历了2003年的急剧扩张之后,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基金业一度陷入窘境。连续下跌的股市令投资者信心降到了冰点,对基金的追捧热情也随之受挫。直至2005年中,形
否极泰来,股市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走出低谷,基金业也开始了又一轮复苏。 基金发行坚冰渐融。2005年新成立的开放式基金总规模达到了1002.84亿份,虽然没有超过2004年1200多亿的高点,但由于2004年的发行高峰主要集中在上半年,因此如果从季度环比来看,实际上基金发行从2005年开始已经走出低点,呈现出向上转折之势。 基金业绩明显回升。2005年,48家基金管理公司旗下206只基金共实现经营业绩117.25亿元,彻底扭转了2004年经营业绩巨亏的局面。165只偏股型基金的浮动盈利高达91.71亿元,而24只货币市场基金去年合计实现净收益也达到了42.04亿元。基金去年的分红达到了76.2亿元,与2004年基本持平。 封闭式基金表现改善。2005年,QFII、社保基金、券商集合理财等机构投资者大举增持封闭式基金,多只封闭式基金最高上涨了10%以上,高折价率的情况有所改善。 在基金的复兴浪潮中,一批表现优异的基金扮演了尖兵角色。例如,获得本届上海证券报最佳基金公司TOP大奖的广发基金公司,旗下的数只基金都在各分类中均名列前茅。 从2006年第一季度来看,基金业复兴的趋势仍在继续。尤其是在投资业绩上,在证券市场趋于活跃的背景下,基金总体表现上佳。如果证券市场仍能保持积极走势,将为基金的复兴提供有利条件。 不过,也应当看到,基金面临的挑战仍然艰巨。今年以来,基金整体遭遇大规模赎回,基金业压力陡增;股票型基金的营销仍然较为冷清。这一切,都有待全体基金业和各方人士继续努力。 复兴之后,我们期待辉煌。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