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 > 正文
 

海通证券2005年基金年报聚焦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12日 20:12 海通证券研究所

  第一部分 经营业绩明显提升 浮盈占主导地位

  206只基金公布了2005年报,其中包括161只股票混合型基金,21只债券保本型基金和24只货币型基金。基金的经营业绩一般包括两部分,已实现 收益和未实现收益。前者是指已经落袋的收益或者已经斩仓的亏损。而后者是 指持有证券的浮动收益或者亏损。从目前公布的经营业绩来看,206只基金

  2005 年全年实际亏损-8.63亿元,浮动收益125.86亿元,实现经营业绩117.23 亿元。与2004年相比,2004年全年已实现收益-84.55亿元,未实现的浮动亏损为-152.08 亿元,总经营业绩为-67.54 亿元。很显然,基金2005年业绩明显好于2004 年,但主要以浮动盈利为主。

  从各类型基金表现来看,161只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仍然是影响业绩变化的最主要因素。股票和混合型基金的经营业绩从2004 年的-77.56亿元上升至2005 年的61.29 亿元。其中未实现收益从2004年的浮动亏损-145.9亿元上升至2005 年的浮动盈利 122.03 亿元,进步非常显著,而已实现收益却从2004年的 实际盈利68.34 亿元变为实际亏损-60.74亿元。很显然,股票与混合型基金2005年经营业绩的进步主要来自于浮动盈利的贡献。从经营业绩的结构来看,2004年股票混合型基金表现为大量兑现获利股票而持有套牢股票,而2005年则表 现为将亏损股票斩仓出局,而持有大量获利的股票。相关投资者行为研究表明,散户的投资心态通常表现为持有亏损股票,而卖出获利股票,这就是我们通常 所说的处置效应。而机构投资者的这种处置效应却不明显,甚至相反。从2005年股票混合型基金盈利的情况来看,我国基金的投资心态也逐步走向成熟,处置效应心态明显淡化。

  货币基金经营业绩的大幅提高也是基金整体经营业绩上升的因素之一。

  2005年,货币市场基金大幅扩容,货币基金的总净值从2004年的610.82亿元上升至2005年的1829.73亿元,使得货币基金的实现收益也从2004年底的8.98亿元迅速上升到2005年的42.01亿元。由此可见,在弱势中货币市场基金的确是投资的避风港。

  债券型和保本型基金 2005 年经营业绩也较 2004 年出现了明显进步,经营 业绩从 2004 年的盈利 1.04 亿元上升到 2005 年的盈利 13.93 亿元。其中 2005 年已实现收益为 10.1 亿,较 2004 年的 7.23 亿有较大增长,未实现收益从 2004 年末的潜亏-6.18 亿上升至浮盈 3.83 亿。这说明,债券和保本型基金 2005 年的 操作较为成功,除了随着债券市场走强兑现了大量收益,目前持有的券种也基本保持盈利。

    第二部分 债券与权证收入有效减少基金的实际亏损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2005年基金业整体的已实现收入并不够理想,经营业绩主要来自于浮动收益。2005 年股票收入-55.11亿,债券收入30.97亿,权证收入13.44亿,但总收入为-7.23亿。可见,2005债券收入和权证收入有效降低了基金的实际亏损。

  161 只股票与混合型基金 2005 年股票收入为-56.29 亿,比 2004 年全年的91.39 亿大幅下降,而债券收入为 20.43 亿,较 2004 年的 9.56 亿有所增长。2005年权证收入12.35 亿元,在总收入中也占较大比例。很显然,债券收入和权证 收入对股票与混合基金的已实现收益起到了较大促进作用。

  2005 年,债券保本型基金的股票收入为 1.18 亿,较 2004 年全年的 3.52 亿有较大下降。而债券收入为 10.54 亿,较 2004 年的 5.55 亿有较大增长,权 证收入为 1.09 亿元。很显然,债券与保本型基金在各项资产投资中都获得了正 收入,其中债券收入占绝对优势。

  第三部分 投资者结构:封闭基金机构比例上升 个人主导债券型基金

  3.1 封闭式基金:机构投资比例上升

  2005 年,封闭式基金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持有比例分别为 51.68%和 48.32%, 机构投资者比例略高于个人投资者比例,较 2005 年中期上升了 2.21 个百分点, 封闭式基金单户规模上升至 2.87 万份,较 2005 年中期有所增加。这说明投资 者在封闭式基金的投资集中度有所提高。

  3.2 股票混合型开放式基金:投资者结构变化不大

  对股票与混合型开放式基金来说,个人投资比例仍然略高于机构投资比例,两者分别为 54.15%和 45.85%。与 2005 年中期相比,投资者结构变化不大,但机构和个人持有份额明显下降。2005 年下半年,机构赎回 171.8 亿,赎回比例为22.81%。个人赎回 210.7亿,赎回比例为23.48%。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在止跌回暖的市场中,投资者更多地表现出来解套出局或获利回吐的心态。

  而对新股票与混合型开放式基金来说,无论是单户持有规模还是机构投资者比例都高于老基金,与新基金发行营销时着重追求机构客户有一定关系。

  从封闭式基金与股票混合型开放式基金持有人结构来看,封闭式基金的机 构投资者比例相对较高,但单户持有规模较小,而股票混合型开放式基金的个 人投资比例相对较高,但其单户规模却更大。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投资者持有 封闭式基金相对分散。

  3.3 债券型基金:个人投资者仍占主导地位

  对债券和保本型基金来说,个人投资比例远远高于机构投资比例,两者分别为 81.24%和 18.76%。与 2005 年中期相比,机构投资比例上升了4.11个百分点,使得基金单户规模从 3.17 万份上升到 3.39 万份。机构投资者持有债券型基 金比例的上升是一种主动式上升。2005 年下半年,个人投资者继续赎回债券保 本型基金,赎回规模为 9.35 亿,赎回比例位 7.01%,而机构投资者则出现增持,增持规模为 5.77 亿,增持比例为25.18%。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在债券市场涨 幅较大的情况下,个人投资者容易获利了结。

  而对新债券与保本型开放式基金来说,仍以个人投资者为主,但机构持有比例以及单户持有规模较老基金高,这与与新基金发行营销时着重追求机构客户有一定关系。

  3.4 货币市场基金:持有份额明显下降

  对货币市场基金来说,个人投资比例仍然高于机构投资,两者分别为54.15%和 45.85%。与 2005 年中期相比,投资者结构变化不大,但持有份额明 显下降。2005 年下半年,货币市场基金从净申购转为净赎回,机构投资者净赎 回了 179 亿,赎回比例为 22.72%。个人投资者赎回了 215.1 亿份,赎回比例为23.6%。投资者对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热情的下降,一方面是由于货币市场基金收益的下滑,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短债基金的发行以及债券市场的火爆。

  第四部分 QFII、社保快速增持大盘封闭式基金

  从封闭式基金十大持有人变化来看,2005 年下半年,以 QFII、社保基金、证券公司为主的投资群体采取了增持态势,而以保险公司、信托财务及大型企业为主的投资群体采取了减持态势。

  从增持情况来看,增持力度最大的是 QFII。QFII 持有封闭式基金从 2005 年中期的 17.1 亿上升至 2005 年年末的 30.8 亿,增持比例高达 80%,持有比例 从 2005 年中期的 2.09%上升至 2005 年年末的 3.77%。其中,QFII 持有小盘基 金的份额从 2005 年中期的 11.86 亿上升至 2005 年年末的 17.75 亿,增持比例为  49.68%。QFII 持有大盘封闭式基金的份额从 2005 年中期的 5.25 亿上升至 2005 年年末的 13.04 亿,增持比例高达 148.47%。虽然,QFII 持有的大盘基金绝对 份额仍然低于小盘基金,但其增长速度却非常快。此外,从 QFII 投资的品种来 看,基本采取了普遍撒网的投资策略,其持有的封闭式基金从 2005 年中期的31 只上升至 2005 年年末的 45 只,可见 QFII 对封闭式基金的投资侧重的是资 产配置。QFII 持有市值最高的前五位基金分别是基金裕元、基金景阳、基金银 丰、基金同盛和基金科讯,QFII 持有比例最高的前五位基金是基金同德、基金 景阳、基金科讯、基金裕元和基金安久。而 QFII 回避的基金则是第一只到期 的基金兴业、到期日较远的小盘基金金盛和基金裕泽、以及业绩较差的大盘基金鸿阳、基金汉兴等。

  增持份额屈居第二的是社保基金。其持有基金份额从 2005 年中期的 2.01 上升至 2005 年默契的 7.35 亿,增持比例高达 265.18%。其中社保基金持有的 小盘基金从 2005 年中期的 1.58 亿上升至 2005 年末期的 4.01 亿,持有大盘基 金从 2005 年中期的 0.43 亿上升至 3.34 亿。很显然,与 QFII 一样,虽然社保 基金持有的大盘基金绝对量仍然低于小盘基金,但其增长数度非常快。从持有的品种来看,社保基金对小盘基金采取了普遍撒网的投资策略,持有了22只小盘基金,而在大盘封闭式基金的投资上却采取了重点投资的策略,目前社保基金共持有8只大盘基金。

  最后,券商及其集合理财计划也在增持封闭式基金,其持有封闭式基金份额从2005年中期的 9.99 亿上升至 2005 年末期的 12.1 亿,增持比例为 21.1%,其中持有大盘基金 7.24 亿,持有小盘基金 4.86 亿,券商及其理财计划对封闭 式基金的增持也以大盘封闭式基金为主。

  从减持情况来看,保险公司持对封闭式基金的减持最大。与 2005 年中期相比,保险公司减持封闭式基金 24.12 亿。其中减持大盘基金 20.9 亿,减持小盘 基金 3.2 亿。保险公司持有封闭式基金的比例从 2005 年中期的 32.53%下降至2005年年底的29.58%。

  其次,包括信托、财务公司、投资公司以及大型企业在内的其他机构对封闭式基金也采取了小幅减持的态度。其持有封闭式基金份额从 2005 年中期的25.08 亿下降至 21.11 亿。国内的其他机构对封闭式基金的投资以大盘封闭式基 金为主,其中大盘封闭式基金份额从2005年中期的23.45亿下降至2005年年末的20.64亿,小盘封闭式基金份额从2005年中期的1.63亿下降至2005年年末的0.47亿。

  第五部分 基金股票周转率与超额收益同时下降

  从年报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基金投资股票的周转率情况。股票周转率的 高低反映出基金买卖股票的频率,周转率越高说明基金的操作风格越积极主 动,甚至采用了较多的波段操作,反之则说明基金倾向采用买入持有策略,注 重中长期回报。如果基金指数化投资、并采用买入并持有策略,那么基金获得 的收益就应该是指数的收益。基金的超额收益来自于基金选股或者选时(波段 操作)。因此,我们通常期望基金对股票的投资周转能带来更多的超额收益。 股票周转率=基金的股票交易量/(期初基金持有股票市值+期末基金持有股票市值)/2。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具有可比性,我们只统计具有完整版年度的基金。 从表 8 可以看出,2005 年股票混合型基金的股票周转率比 2004 年有所下 降,股票周转率加权平均从 2004 年的 3.84 下降到 2005 年的 3.32。这说明 2005 年股票混合型基金对股票资产的买卖频度有所下降,而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精选个股,买入持有上。从业绩表现上来看,2005年,虽然净值增长率的绝对水 平较 2004 年明显进步,但其超额收益却较 2004 年明显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 说明基金 2005 年的主动操作效果弱于 2004 年。从 2005 年全年来看,下半年股 票周转率高于上半年,下半年基金的高换手带来较好的净值增长率,但超额收益却明显下降,这说明 2005 下半年基金的主动操作收效不大。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