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评论 > 正文
 

推动中国企业成长和规范 引进海外基金正当其时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0日 10:28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匡军彪

  在并购市场上叱咤风云的海外投资基金在中国传统项目中频频现身,是2005年以来最值得关注的现象之一。

  比较引人注目的案例有:英国基金安石投资3700万美元收购民润超市70%股权,美国
高盛4000万美元入股海王星辰连锁药店、凯雷基金3.75亿美元收购徐工集团82%股权、华平投资出资1.5亿美元入股国美电器(资讯 行情 论坛)、太平洋安联集团出资1.225亿美元收购好孩子集团等等。尤其是摩根士丹利、 鼎辉、英联三家境外投资机构投资蒙牛一案的成功,引起了投资界、实业界的广泛关注,这三家海外基金向蒙牛投入约5亿元人民币,在短短三年内获得投资回报约26亿港币,投资收益回报率约500%,与此同时牛根生管理团队等原始股东也得到了5000%的回报率。融资方和投资方做到了真正的双赢。

  海外基金投资者能够为我国境内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带来多方面的好处。

  我国的法律体系、金融市场发展相对于国际市场落后,国内的资本市场远远不能满足企业成长对资金的需求,对尚不太知名、规模尚未达到一定程度的民营企业,银行贷款是十分有限的,而民营企业为了抓住快速发展的机会,需要广泛铺建生产或销售网络,对资金有极大的需求。此时趁早引入海外投资者,保证资金到位,这是公司扩张、做大、做强的必要条件。

  除了资金以外,海外基金投资者还能为企业的成长和规范化,提供增值服务。他们不仅仅带来发展的资金,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可能大幅提高效率的机制。

  更重要的是,私人股权投资者为企业上市作好了准备工作。海外基金投资者进场后能够帮助企业重组企业法律结构与财务结构,并帮助企业在财务管理、决策过程等方面规范化,帮助企业设计一个能被

股票市场看好的、清晰的商业模式。 企业在香港(或海外)上市的整个过程主要由海外基金投资方来主导。企业的创始人或原有的管理团队也许是生产、销售等方面的专家,而资本运作却不是自己的长项,不具备海外基金的专业能力,而双方的利益是一致的,融资方对投资方是可以充分放心的。而且海外基金的品牌以及他们本身的投入能让
证券
市场的机构投资者更放心。

  海外投资基金通过推动公司上市实现退出途径,不仅自己账面获益颇丰,公司的创始人和原始股东收益也不错。比如在香港上市的李宁有限公司,李宁在公司上市后以每股5.586港元的价格售出了1680万股,兑现了近一亿港元,现在手中尚持有37.03%的股权,身价超过20亿港元。

  一些金融学实证研究证明,当高质量的风险基金或者其它私募基金在上市之前进入某家公司的时候,这家公司上市的过程将会少走许多弯路,会更平稳、顺利、成功。私募投资者是公司与证券市场最终的机构投资者之间的一个必要桥梁。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引进海外基金投资者正当其时。

  (作者单位:深圳市同威

资产管理公司)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4,6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