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评论 > 中短债基金 > 正文
 

固定收益蛋糕越做越大 中短债基金再战江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0日 08:09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本报记者 韩如冰

  暌违市场半年之久的中短债基金本月“开闸”,南方多利和友邦华泰中短债进入在销基金的行列。据了解,还有数十家基金公司正等待旗下中短债基金的发行批文,其中不乏一些已经拥有货币市场基金的基金公司。 

  由于中短债基金的目标客户和货币市场基金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交叉,市场认为其规模将出现此消彼涨的态势。但从目前来看,两类基金的规模均呈现了较好的增长,随着基金投资者的日益成熟,基金公司深耕产品设计的目的得到初步实现。

  短债基金不会冲击货币基金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2月份金融统计数据显示,居民储蓄突破15万亿元大关,与此同时,城市居民的理财意愿也不断增长。不少投资者表示,希望其活期存款账户“闲钱”在保证存款流动性的同时,能获取高于银行存款的收益率,因此,货币市场基金和中短债基金成为这类投资者的选择。

  单从收益率来看,货币基金的合理年化收益率在2%左右,短债基金则达到了2%以上。在流动性相近的情况下,中短债基金有望获得高于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率,这也正是其业绩比较基准设定为两年期定期存款税后利率,而不是像货币市场基金那样普遍以一年以内的存款利率作为比较基准的原因。

  由于同属固定收益品种,市场上有观点认为,中短债基金会去争夺货币基金的市场,首当其冲受损的就是同一基金公司旗下的货币基金分份额。对此,博时基金副总裁李全认为:“并非所有货币市场基金的持有人都适合转战中短期债券基金。”南方基金公司的一位货币市场基金经理也表示,目前市场资金比较充裕,中短债基金面世不会冲击货币市场基金。尽管收益上中短债基金高于货币基金,但由于中短债的基金久期比货币基金长,风险也相对较高,在利率波动时,中短期债券基金的净值波动一般会高于货币市场基金。

  从市场上现存的两只已经运作中短债基金公司的实际情况来看,并未出现旗下两只固定收益品种争夺市场,出现冲突的状况。易方达市场部有关人士表示,易方达月月收益基金发行至今,没有对旗下的货币市场基金造成影响,在月月收益基金成立后,货币基金规模突破100亿。而博时市场部有关人士也表示,由于同属固定收益类基金,在营销宣传的作用下,博时6号的推出对博时3号是有积极的作用的。博时6号发行期间,博时3号(博时货币市场基金)的规模不减反增。在3季度,博时3号的规模从95.47亿增加到了117.8亿,4季度也一直保持在这样的规模水平。

  银行理财师建议:如果手中一笔资金闲置期在3个月以上,不妨将其投资中短债基金,可享受高一点的收益;但如果另一笔资金可能随时急用,不妨就买货币市场基金,以免赎回中短债基金时正好在其净值的低位而蒙受损失。

  产品设计进入精雕细琢时代

  从最高风险的

股票型基金、中等风险的配置型基金、到低风险的货币基金市场基金,不难看出,博时、易方达、南方这些国内超大型管理规模的基金公司已经搭建完成主流基金产品线,业内人士认为,这是第一轮基金产品线完成的标志。在完成产品线基本布局之后,这批基金公司即着手开始进行产品线的第二次设计,此次设计的主要路径之一就是在原来的基金产品中进行深入挖掘。这也是这类公司在拥有货币基金的基础之上,再选择发行被喻为货币基金增强版的中短债基金的原因。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中短债基金的面世,基金产品设计进入精雕细刻时代。

  以南方基金公司为例,已形成货币市场基金、保本基金、债券型基金、配置型基金、纯股票型基金等风险度由低到高的产品线。南方基金市场部有关人士表示,基金公司对固定收益产品进行精雕细刻的目的,就是要让同一种基金产品呈现多样化的色彩,从而满足投资者多元的投资要求。据记者了解,南方基金管理公司在推出南方多利之后,将拥有三只特点不同、风格有所区分的债券基金产品,让偏好低风险、稳健收益的投资者有了更广泛的选择余地。

  目前,市场上有近30家基金管理公司发行了货币市场基金,这其中不乏一些成立较早、产品线较为完善的老基金公司,由此看来,一家基金管理公司同时管理货币市场和短债基金两种类型相似的固定收益品种并不奇怪。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5,9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