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评论 > 正文
 

内外资谁主沉浮起争议 基金业我们的地盘谁作主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13日 09:45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本报记者 金烨

  内资外资优势互现 谁主沉浮争议乍起

  正当QDII即将试点的消息甚嚣尘上之时,一场未来基金业谁主沉浮的争论也在业内悄悄展开。“QDII业务的放开,从长远来说,将使外资基金公司的竞争优势得到大幅的提升。
”一位在合资基金担任高管的资深人士近日向记者表示。而一些内地基金业者则担心大陆基金业未来会出现类似台湾的外方垄断局面。

  同时,有关部门近期也对一些合资基金进行了调研,对一些外方股东越权插手合资公司业务的情况进行了处理。“感觉近来有关部门对外资基金未来的走向越来越关注了。”一位合资基金监察部人员对记者说。

  悲观者:台湾地区是前车之鉴

  一些内资基金业者担心,近年来合资基金无论在公司数量、资产管理规模、投资业绩等方面都有比较明显的增长与进步,一旦进一步对外开放,将会出现在台湾地区外资利用其强大实力垄断基金业的情况。

  有资料显示,台湾基金业于1998年底全面向外资开放,允许外资建立全资子公司。结果在18个月内,台湾基金业一半以上客户资金转到外方手中,10大基金公司有6家被收购。例如荷兰银行吃下光华投信,美商保德信、英商保诚人寿、瑞士银行分别吃下元富、京华、宝泰等投信公司控制性股权。

  一些业内人士担心,目前国内合资公司数量已经达到21家,占基金公司总数的2/5,其中不少基金公司在合资谈判时便对未来进一步开放后的股权安排达成协议,允许外方到时增持股份并控股,甚至独资;同时,国内资产管理业务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令外资公司的优势逐渐显示出来,特别随着QFII、QDII业务的开展,以及这些外资巨头其他业务在大陆的开展,海内外联动以及基金、保险、银行等不同业务间的联动,将使外资金融巨头在中国内地的业务触角越伸越长,发展规模越来越大。

  “相对而言,近几年内资基金公司发展空间有限,2001年后新成立的内资公司大部分生存状况堪忧,而老公司中也有一些是在靠封闭基金维持规模,而且有一部分正在或者已经走向合资。”一位业内人士指出,“中国本土基金业前景堪忧。”

  乐观者:内地市场蛋糕够大

  针对这些悲观论调,也有一些业内人士不以为然。一位内资老基金公司总经理表示,“我们就是要做中国基金业的民族品牌。虽然曾和外商谈过合资,但最后没有合资而是合作,因为觉得老外胃口太大。但他们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投资技术确实十分值得学习,所以我们在对外合作方面是不遗余力的,而且事实也证明,与外方开展合作,股权并不是唯一的筹码。”

  这位内资基金公司掌门人认为,内地基金市场的发展与台湾市场确实有不少相同之处,因此台湾地区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但就此推断内地市场的发展与台湾地区会是同样结果,未免言之过早。“首先台湾地区与内地市场范围不同,经济规模不同,发展阶段和潜力更不相同,台湾地区人口是2300万,大陆人口有13亿。在大陆庞大的市场潜力远未被挖掘出来时,就讨论中国基金业是不是会被外资吞噬,好像还早了点吧。”他说。

  事实上,从近年来基金业的发展来看,内资公司和合资公司至少可以说是互有优势,不相上下。合资公司在投资理念、内控制度、管理理念等方面确实强于内资公司,而内资公司至少在产品创新、渠道开拓等方面走在合资公司的前面。而且随着合资基金加入市场竞争,带动了内资公司观念、制度等方面的内在变化,基金业整体素质无疑较以往有了更大的提升。

  无独有偶,前段时间与外商合资的一家老基金公司有关负责人也对记者说:“外方股东刚进来时,我们什么都听外方的,因为他们在某些方面确实有经验,合资以后公司在管理、投资、内控等方面都取得了的进步,但同时我们发现老外很多方面对中国市场不了解,常常拿国外的经验硬套国内的市场。”他认为,本土经验与国际经验的结合才是制胜之道。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4,9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