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评论 > 中短债基金 > 正文
 

基金创新谁胜谁负天知晓 拭目以待中短债基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7日 11:20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创新产品几乎没有一个能顺顺利利走向市场,要不迟迟不能面世,要不出世后突然叫停。但长时间的争论并不是创新产品生命力的保证,一些曾热闹一时的创新在事过境迁之后,已渐渐被遗忘。

  □本报记者 荣篱

  中短期债终于重新启动了,在被雪藏了近半年、争论多时之后,这个曾经热销、现在被寄予厚望的产品会面临如何的市场际遇?相信很快就会有答案。

  回顾近年来的创新产品,几乎没有一个能顺顺利利走向市场,要不是迟迟不能面世,要不就是出世之后突然叫停。但是,长时间的争论并不是创新产品生命力的保证,一些业内当初积极倡导的创新在事过境迁之后,渐渐被市场遗忘。

  系列基金:事过境迁

  系列基金的创意出现在2002年末2003年初,是开放式基金出现后第一个倍受争议的创新产品。

  系列基金当初最大的争议在于,几个子基金共用一个契约,子基金持有人若想通过持有人大会等机制进行监督等权利时,只能适用总的基金契约,也就是要其它子基金持有人的同意。相当部分反对派人士认为,其它子基金持有人对其并不持有的子基金的重大事宜有投票权是很奇怪的一件事,这不符合基金法规定的“基金份额持有人按其所持基金份额享受收益承担风险”的法律精神。

  当然,系列基金的倡导者也有一些理由。例如,系列基金为投资者提供了在不同风险收益基金品种下进行低成本甚至无成本转换的机制;同时,管理成本也相对有所降低。

  激烈急论之后,2003年3月17日,第一只系列基金招商系列基金获准发行,旗下拥有三只子基金。此后,湘财合丰、鹏华、嘉实、华宝、银河、融通、景顺、国泰等公司先后发行了系列基金,最后一只系列基金于2004年12月成立后,再也没有系列基金发行过。

  如今回头看,系列基金的创新价值几乎不复存在,其所谓的低成本转换已经可以通过独立的开放式基金之间的转换实现。业内承认,系列基金其实是为了避免繁琐的发行审批手续的方法,它可以让基金公司一次性多发基金。从市场反应来看,投资者也没有因其有低成本转换,而增加对其投资。事实上,系列基金的首发规模与单只基金的首发规模相当。

  保本基金:曾经辉煌

  如果说系列基金这一创新,从其出笼到消失就没有引起过太多关注的话,保本基金则经历了一个从热销到失宠的过程。

  保本基金可以说是一个先发展后规范的基金产品。南方避险(资讯 净值 论坛)增值基金在2003年5月热卖,其热销程度甚至有点出乎基金公司的意料;但第二只保本基金银华保本(资讯 净值 论坛)基金一直到2004年2月才获准发行。而南方避险增值基金也一直被称为“有保本概念”的基金,避讳直呼“保本基金”。关于保本基金的争论持续了相当长时间。

  保本基金出现之初正是《基金法》(草案)热烈讨论的时候,“保本”概念是否与《基金法》中的一些法律规定冲突成为讨论焦点。《基金法》(草案)规定,基金管理人不得向基金份额持有人承诺收益或者承担损失。有观点认为,“保本”概念基金实际上就是基金管理人和担保人承担基金持有人的部分损失,直接违反了基金法的规定。还有市场人士甚至认为,承担投资损失的做法有悖于基金公司“代人理财”的业务性质,使基金公司的风险大增。

  在“保本”是否合法的争论之余,保本基金在寻求银行担保上费尽周折。南方避险增值基金在设计之初就希望由银行提供担保,由于最终银行为基金提供担保未获主管部门的批准,改由担保公司为其提供担保。非金融机构的担保公司提供担保又引发了“谁有资格为基金担保”的争论。市场人士担心,投资者对担保人还不具备判断能力,国家也还没有对担保公司的评价体系,要求投资者对担保人的能力进行判断是不切实际的。

  就这样,在第一只“保本”概念的基金--南方避险增值面世后,足足过了8个月,正式冠以“保本”名称的保本基金才出现。直到嘉实保本基金,银行才正式成为保本基金的担保机构。但嘉实保本基金也是目前为止最后一个保本基金,其首发规模也从最高峰时的60亿降到了13亿。在嘉实保本基金2004年12月成立后,至今已有一年多没有保本基金发行。

  货币市场基金:英雄本色

  像保本基金一样,货币市场基金也是一个“先发展后规范”的品种。象第一只保本基金不敢冠以“保本”之名一样,货币市场基金初出市场时都很谨慎的自称“准”货币市场基金。

  2003年末,虽然媒体多次“预报”货币市场基金即将面世,但始终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就在市场有点失望与不耐烦的时候,三只“准”货币市场基金突然拿到发行批文,招商、博时、华安三家基金公司也不再等待发行时机,立即齐齐进入发行实际操作。不过,在宣传时,三家公司都称自己是“准”货币市场基金。这个“准”字暗藏了玄机。

  货币市场基金一直是基金公司和商业银行都兴趣盎然的产品,可以说,基金公司和商业银行———这两个原本在经营产品上互不相交的金融机构,遭遇在货币市场基金上。两大机构在货币市场基金上的遭遇战其实也是两大监管部门的对峙:货币市场基金的主要投资范围在银行间市场,那是央行的管辖范围;但证券投资基金又是证监会的辖区,银行能不能发行基金还存在政策限制。再往深里说,基金公司发行货币市场基金,会不会对商业银行产生储蓄“搬家”的负效应?

  可以说,货币市场基金迟迟未能露面,不是产品有重大风险,也不是市场没有需求,就恰恰卡在银行和基金公司都太想发这一产品了。

  在三只“准”货币市场基金运作半年多后,货币市场基金终于名正言顺露面。由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签发的《货币市场基金管理暂行规定》正式发布,可以看作是两个监管部门最终达成一致的标志。货币市场基金也步入了迅猛发展的快车道。

  中短债基金:拭目以待

  第一只中短债基金——博时稳定(资讯 净值 论坛)价值选择了一个很不被看好的发行时机,2005年年中,正是债券基金惨淡经营的时候,甚至有债券基金转为货币市场基金。出人意料的是,博时稳定价值发行格外成功,首发募集近46亿份。紧接着,9月,易方达公司的中短债基金月月收益基金再爆冷门,首发超过100亿。

  然而,原本以为会轰轰烈烈的中短债基金发行嘎然止,十多家基金公司的发行申请处于焦急的等待中。直到2006年2月,中短债基金才恢复发行。

  在长达五个月的时间里,业界对中短债基金的规范进行了多次讨论,争议最大的是基金的估值方法。在两只中短债基金发行之初,有意无意之间,市场将中短债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相提并论并作比较;而且在很多方面,这两种基金都有相似之处,包括估值方法都采用“摊余成本法”。

  有专业人士认为,中短债基金如果采用摊余成本法计价,存在掩盖市场风险的可能,采用公允价值法更能反映其风险收益的真实情况。也有部分人士认为,摊余成本法辅以影子定价法在目前仍然适用。不可否认,采用摊余成本法对市场营销有利。一方面,净值增长显得较为平滑稳定,波动较小,另一方面,这种方法简单易懂,特别在公布年化净值增长率的情况下,老百姓更容易接受。

  估值方法之争最后还是“摊余成本法”获胜:中短期债基金审核指引终于在2月中旬出台,仍然采用了“摊余成本法”。

  中短债基金再次面世,能否再续辉煌,市场拭目以待。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5,1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