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基金将进入市场 口味偏好稳定成熟行业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3日 20:46 潇湘晨报 | |||||||||
据跟QFII沟通过的同学说,中国A股市场打开大门之后,最先进来的,是一批对冲基金,随后进来的,是一些养老基金。对冲基金风格剽悍,运用杠杆放大操作,多个市场纵横驰骋,或商品或外汇或股票,跟随趋势推波助澜,波动性越大越喜欢。前期的科技股、有色金属股的行情,估计多少与它们有关。养老基金风格稳健,注重长远,比较在乎公司的内在价值和分红收益。近期的煤炭股、钢铁股的波动,可能也有它们的影响因素。从媒体报道看,第三批基金也要进来了,这批基金以收购基金为主。在华平、凯雷领先探路之后,尾随者渐渐
股市开放的过程,就是逐步用西方的理念刻画A股的过程。走了不少弯路,才发觉唐德刚所谓的“历史三峡”是必须穿越的,没有捷径,也只有一个方向。当最具中国特色的“股权分置”在今年被解决掉之后,单就资本市场而言,最大的险滩算是穿过了。“转折”完成,一场游戏,对我们来说是新的,而对QFII来说是旧的,就开始了。期望股市就此顺风顺水、盈利滚滚,未免幼稚。由江入海,水更深,浪更大,当然鱼也更肥。多年来一直做港股的哥们,今年开始转战A股。他的理由是——制度环境走向良性,敢玩了。不怕公司业绩不好,就怕没有规矩。 跟这个转战A股的哥们激辩了半顿饭的时间,得出结论:没有牛市,只有牛股。几年的下跌,使A股严重膨胀的泡沫得到挤压,从PE看,股改再降一点、国家风险折扣一点,对冲一下,整体上,价格大致回到合理水平。说“A股整体低估”,不能同意,说“某些股票低估”,能够认同。经济放缓使公司业绩降一点、升值加低息使股票需求增一点,对冲一下,整个市场的趋势就是上有顶下有底反复波动。大小股东利益一致和股权激励不能构成牛市的充要条件。但是,某些股票却能在波动中持续走牛。有两类股票具有成为牛股的理由:一是处于临界点的股票,前几年业绩持续上涨,填补了股价虚增部分,业绩还价格的债已还完,未来业绩的继续增长,将实实在在反映到股价上,如已被挖掘的招商银行(资讯 行情 论坛);一是公司依靠内涵式增长而非外延式扩张的股票,已进入内在良性循环,现金流充足,看得见的年头里,外在环境无法阻挡它的发展势头,如已被挖掘的贵州茅台(资讯 行情 论坛)。这也是为什么机构对这些股票死捂不放的原因。 每一轮普涨过后,都是更严酷的两极分化。直到一分钱的股票和一百元的股票同处一市,分化的惨烈程度才会略略和缓。从这个角度来说,有些钱赚了,是好事,有些钱赚了,则是坏事。如果自己依照理念行事,不断调整自己的理念以符合市场规律,如此赚的钱,会强化你坚持正确理念的勇气,以后赚钱会更加合情合理合预期,这种钱,多多益善。盲目地乱炒一气,在价值不断缩水的股票上赚了钱,会让自己的侥幸心理更强,漠视分化中所蕴涵的风险,以至在下一轮调整中再次受伤。这种钱还是不赚为好。在上涨下跌的波动中,如果站错了地方,凶险无比。可惜大部分人对这种凶险麻木懵然无知,只是在追波逐浪中嬉戏攀比,受伤了又能怪谁? 周三几个大家伙步调不一致,指数仍在1300下面晃荡。股改“多干快上”了,这种不管不顾的架势背后,是任务的压力,是融资潮的逼近。忍了一年多没圈钱,还割一小块肉给你们,可着劲让你们玩让你们涨,人家也该收获了。还是收收心,不奢望什么牛市,埋头挖掘牛股是正事。 (赵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