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评论 > 正文
 

基金公司扎堆更名 基金业进入成长期蜕变阶段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3日 09:36 上海青年报

  本报讯 (记者 谢潞锦) 近期,多家基金管理公司“扎堆”变换股东,并相继爆出“改名换姓”的新闻,这在以往并不多见。据Wind资讯统计,自去年12月下旬以来,已有6家基金管理公司变更了旗下基金的名称;尤其是在今年1月后,共有4只基金更换名称。众所周知,去年以来,多数机构加大了对股票型基金的配置力度,因此,在行情剧烈震荡时,众多基金“城头变幻大王旗”的现象异常令人关注。

  股权变更受关注

  从更换名称的类型看,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基金公司名称不变,但旗下基金的名称出现了变化,如“华安上证180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变更为“华安MSCI中国A股指数(资讯 行情 论坛)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第二种是,基金公司发生了变化,而旗下基金名字未发生变化,如“中融融华(资讯 净值 论坛)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变更为“国投瑞银融华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第三种是,基金公司和公司旗下各家基金全部“变脸”。如,“天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万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其下属基金也发生了相应变化。

  令人关注的是,基金公司重组往往是基金“变脸”的重要原因。早在2004年1月,湘财合丰基金因为股东发生变更,荷兰银行接过原股东33%股权,完成了一次局部换血过程,其名称也变更为如今的“湘财荷银”。据了解,天同基金大“变脸”的原因,是借公司股东重组之际,全面整合公司资源。资料显示,天同证券持有天同基金60%股权,而前者目前正处于重组过程中。

  品牌效应日益放大

  一位基金营销资深人士表示,开放式基金更换名字无疑要对投资者进行说明和解释,以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因此,“出于营销成本的考虑,一般情况下,基金不宜经常更换名字。”海通证券分析师张崎认为,基金投资者主要考虑的是基金的业绩,对具体基金名字的变化则显得较为“迟钝”。但也有一些投资者对更换名字的基金管理人的操作能力产生了一些担心。对此,张崎认为,基金业绩的高低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基金经理的投资水平只是一个方面。各家基金公司往往用投资团队来管理基金,因此,个人在其中所能发挥的影响很有限。

  另外,在各路资金、各种投资工具不断“杀入”证券市场的背景下,基金公司的投资决策也会发生变化。比如,一些基金公司更换名字就与基金的操作范围发生变化有关。最典型的就是华安180(资讯 净值 论坛)正式更名为“华安中国A股”,将跟踪的指数由“上证180指数”调整为横跨沪、深两个市场的“MSCI中国A股指数”。

  折射行业竞争环境

  应该说,基金频繁换名折射出当前基金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两极分化的现状。信诚基金总经理、首席执行官石志成认为,在这几年基金行业壮大的过程中,基金业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品牌沉淀”,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情况已十分明显。“去年4季度报告显示,前10大基金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占基金资产总规模的70%左右,其管理的大多数基金业绩居前。”相反,一些规模不到10亿份的基金公司已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

  事实上,那些更名的基金管理人所承受的压力也十分明显。华安中国A股基金经理刘光华就表示,作为跟踪上证180指数的被动投资基金,华安180去年基金净值下跌了0.56%。“虽然跌幅小于同期指数,但未能给投资者带来正的收益,我们为此深感不安。”

  另一基金经理认为,在相对弱市中,基金业绩的差别尚不能完全体现;但在牛市中,指数基金将能获得超越主动型基金平均水平的回报,肯定将产生一系列牵涉基金投资、销售等方面的现实的“连锁反应”。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5,4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