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评论 > 正文
 

基金两大派系冰火两重天 遭遇股市滞胀生不逢时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0日 13:58 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基金业为何被指“一片混乱”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刘永刚/北京报道

  2月初,英国《金融时报》撰文指出“中国基金业的发行一片混乱。”英国投资公司施罗德亚洲业务负责人葛礼达在接受该报采访时说,他与中国合资的首家基金公司所管理的资
产,3个月内就流失了近一半,对此,他摆出若无其事的样子说,“不足为奇”,“奇怪的是,基金的表现越好,赎回的风险就越高。”

  “的确,国内基金发行的混乱已经严重阻碍了中国基金业的发展。”2006年2月11日下午,中央财经大学的许建博士在对《中国经济周刊》谈及基金发行的问题时如此回应。

  一直做基金销售人员的刘燕(化名)刚跳槽到另一家中外合资的基金公司任职,刘燕觉得目前的“东家”比较“正规”,收入也比原来强多了。有着多年基金市场经验的她慎重地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现在的基金发行有点像看天吃饭,天气好了,粮食就多,关系通畅了,基金的发行也就上去了。

  事实上,生不逢时,成了不少基金公司发行产品时共同的感慨。

  但是业内人士指出,基金业在去年第一季度发行的“井喷”正在被证明是中国基金业发展史上的一次“冒进”。有迹象显示,整个基金行业将为此次群体性行为付出沉重代价——由于发行政策的收紧,一些中小基金公司可能已经面临生存压力。中国基金业已进入分化时代。

  老牌基金与银行系基金:发行冰火两重天 

  “基金销售现在遇到太多的困难,我们感到很无奈。”一家基金公司的负责人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该基金公司上一只股票基金产品初始规模到达十几个亿,而且市场形象和业绩都相当不错,在业内名列前茅。但近期新发行的一只股票基金,规模却缩水了2/3。  

  公开资料显示,去年一季度,股票基金的平均首发规模在70多亿;去年中期,这个数字回落到20亿元;而目前,股票基金的首发已史无前例地跌到3-4亿元左右。基金开始为能否达到2亿元的成立底线而忧虑。  

  “银行系基金的成立,对非银行系的基金销售渠道造成了巨大冲击。”正在发行基金的A基金公司市场部负责人表示。在非银行系基金普遍陷入销售困局之时,银行系基金在去年异军突起,首发规模屡创新高,工银瑞信首发43亿、交银精选(资讯 净值 论坛)首发48亿、建信恒久首发规模62亿。而从7月—12月,非银行基金首发规模一路走低,银行系基金却丝毫不受影响。  

  “银行基金已不是能发多少,而是想发多少的问题。建信恒久第一天就发行了30个亿,62亿还是提前结束发行,而其他基金只有靠延长募集期来争取多发一点。”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一位非银行系基金人士说,银行系基金发行,对非银行系基金有两大冲击:一是银行的一些核心客户都被纳入银行设立的基金发行计划中了,其他基金难以得到这些核心客户的认购;二是银行的内部政策可能使银行员工更重视推销本系统发行的基金。

  但银行系基金的发行前景也并不乐观,在基金募集阶段,各分行都要去拉客户,甚至每个员工都要完成指定的销售额。一家中外合资基金公司的外方代表坦言,这样做得的结果是,基金发行的启动很成功,但由于是靠关系才买的基金,许多客户出于礼貌在一段时间后就赎回了他们的投资。这似乎不属于商业问题,而是“面子”问题。    

  从合作伙伴到竞争对手 托管银行不再“卖力帮忙”

  在销售屡创新低之时,非银行系基金对于部分托管行的不满在迅速升温。不少基金公司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基金产品要想获得理想的销售,必须制定详实的营销计划,并落实到具体网点,甚至具体一线人员,但现在一些托管行对非银行系基金的发行,完全靠自然销售。 “在我们基金的发行中银行几乎是不作为,没有指标、无人去推动、甚至无人过问。”B基金的有关人士说。该人士透露,在其发行工作中,有关银行没有组织任何宣传促销基金的活动,基金公司组织的推介活动银行也不参加。  

  “更有甚者,我们基金都发行一个月了,向银行各网点发的宣传资料还没有上柜台,我们花大价钱印的资料被一些银行网点放在仓库里堆着,直到我们反复提醒,否则有些银行网点早就忘了这件事。”上述人士表示。  

  “过去,银行还能找一些大客户作为捧场资金,尽管我们也知道这种资金是虚火,起码这些客户会会关注你这只基金,一旦你业绩做好了,这些客户还会进来;而现在,连捧场资金银行也没兴趣找了。”B基金的销售经理对记者表示。  

  一位基金人士也对此表示不满:“通过托管收入,托管行获得了大量的无风险收益,今年上半年,10家托管行获得近4亿的托管收入。另外,银行在托管过程中还有大量的资金沉淀,同样产生利润,但个别银行并没有因此而尽自己在基金销售中的义务。”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只有12家托管银行,却有近50家基金管理公司每年发行上百只基金产品,因此这种僧多粥少的格局导致银行开始有选择地销售基金。有的银行还设置了基金评估系统,导致一些基金管理公司不得不更换主代销行,有的基金甚至因为找不到代销机构、排不到档期而推迟基金的发行。  

  发行受限制的深层原因:基金“大跃进”遭遇股市“滞胀”

  “银行系的冲击和销售渠道的受阻对基金发行的影响只是浅层次的。”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的徐刚教授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股市的“滞胀”才是限制基金业发行的深层原因。这位被学生称为“说话不急”的教授在谈起资本市场时却语速飞快。

  “滞胀”是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在欧美发达国家出现的一种罕见的经济现象,亦即经济发展停滞与严重的通货膨胀并存的“奇怪”组合。有资料显示,我国股市目前也出现了类似“滞胀”的诸多特点和表现。

  “股市‘滞胀’的典型表现是股票数量的不断增加与流通市值的停滞甚至持续缩水。”徐刚说。

  中央财经大学的许建博士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2001年年底,深沪两市共有A股上市公司1115家,流通股总股本1235.494亿股,流通总市值17362.81亿元;4年后的去年年底,两市A股上市公司家数增加到1312家,流通股总股本1898.09亿股,而该日的流通市值则11798.29亿元。

  中国股市近几年发展的“成绩单”是股市阵容持续“膨胀”,集中体现在公司家数共计增加了197家、年均扩容近70家,流通股本增加了50%以上。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事实上,在股票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流通市值却缩水了近5600亿元。他进一步分析说,该金额与1998年6月底两市流通总市值(约6000亿元,含B股)差不多,是2001年到去年上半年两市融资额3200亿元的一倍半。几年时间里,打一个比喻,可以认为股市“蒸发”掉了近800家上市公司。

  “股市‘滞胀’的另一典型表现是股票的‘短缺’与‘过剩’同时并存。”徐刚说,去年上半年,我国开放式基金完成募集额近1436亿多元,是2001年到2004年发行量的总额,加上存量的封闭式和开放式基金,基金总资产约3000亿元;然而,据分析,能够进入基金投资股票池、适合基金投资的股票,不会超过100只,而适合基金投资的股票的市值,估计也就5000亿元以内。

  “3000亿以上的资金追逐5000亿市值的股票,股票的‘短缺’太明显了。”徐刚说,这也正是为什么监管部门于去去年基金发行“井喷”之后,严格控制基金发行规模的真正原因;当基金真正进入“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黄金期时,却碰到了股市“滞胀”的股票“短缺”的一面。

  借鉴券商规范措施 井喷之后遭遇严格监管

  当基金业还在热衷于如何加大推销宣传力度时,监管层却已开始对基金企业“横眉冷对”。对于规范是为了基金行业长期、稳健的可持续发展,业内人士表示理解和欢迎;不过,业内也有一种规范是否过度的疑虑。

  “监管与发展永远是一对矛盾。或许,证券业(券商)的发展,对基金业目前的发展态势会有所借鉴。”中央财经大学的许建博士说。

  他介绍说,在证券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的1990年代,一直到股市进入单边下跌趋势的2001年以前,券商合法的融资渠道主要是定向私募;由于严格禁止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市,券商发展的黄金时期,仅有少量的股票质押贷款作为债务性融资渠道存在。

  因合法融资渠道的狭窄,迫于生存发展的压力,促使券商开始通过其他非法或灰色渠道以高成本、承诺保底收益等方式募集资金。2001年以后,由于市场的持续下跌,券商在资产管理业务上连连失手;经纪业务佣金的放开和交易的清淡,又使其重要利润来源的佣金收入大幅缩减,券商从整体上陷入了资金链全面断裂的窘镜,被迫挪用客户保证金。

  等到券商可以通过IPO发行上市,以及《证券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颁布,已经是2002年年底和2003年8月的事了。而迎来了融资渠道“大开放”的证券行业,早已经是物是人非。

  很显然,券商在其发展的“黄金”时期,因常规融资渠道的限制,失去了其为“冬天”储备“棉袄”的宝贵机遇。

  当初对券商经营尤其是融资行为的规范,目的是为了促进证券行业的健康发展。目前的现状,是说明当初规范有所过度,还是资本市场的“滞胀”同样限制了证券业的发展?

  “无须回避的是,任何行业的政策,都直接决定了该行业未来发展状况。基金今天所面临的政策环境,也必将对我国基金行业的未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许建说,因此,前几年的券商规范措施,给目前基金行业的规范行为提供了一种借鉴,但是在股市“滞胀”的条件下,严格的监管仍是理性的选择。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5,3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