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迪:股市由非理性繁荣到非理性萧条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03日 19:32 新浪财经 | |||||||||
深圳证券信息公司 赵迪 这个世纪初,互联网泡沫还没有崩溃的时候,美国著名行为金融学家罗伯特?希勒教授出版了《非理性繁荣》一书,陈述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当时美国的股票市场处于惊人的高位,股票市场被过分的夸大了,人们对股票市场达到了狂热的地步,这并不能解决经济中存在的所有问题。然而大多数人认为股价将会继续高涨,他们嘲笑希勒的观点,认为他是一
当我们重读希勒教授的《非理性繁荣》时,我们惊讶的发现市场的环境竟然是那样的相似和相反。 在希勒描述的市场中,投资者非常之狂热,对股市有着很高的信心,尽管当时美国市场的市盈率超过了40倍,人们还是愿意大量的购买股票。多数媒体在刻意报道过去几年投资股票市场的人们对此非常之满意之类的事情,其实是在暗示股票市场拥有着无穷的机会。对此,希勒认为这是一种反馈效应,价格上涨的结果催生了此后价格的进一步上涨,并循环下去,但投机泡沫不可能永远的持续下去,也就是说泡沫终究有破裂的一天。希勒同时指出,从反馈理论来说,都意味着市场可能发生负泡沫。即最初的股价下滑让投资者失望,引起股价的进一步下滑。当价格下滑到不可能继续下跌时,人们没有理由再继续远离股票。负泡沫破裂,逐步恢复原状。在管理层启动股权分置改革并采取支付对价的模式之后,市场已经逐步形成了“10送3”的预期。尽管不同公司之间的比例有所差异,但对于市场总体而言这个预期基本成立。然而,面对一个原本跌幅较深、持仓成本大幅下降、股改后市盈率在10倍左右的市场,投资者仍然不愿意接近股票市场,新闻媒体在刻意渲染市场的低迷,机构投资者在大肆宣扬改革的不确定性,都是在暗示市场不具备投资机会。市场也的确在股改初期出现了明显的下跌,这种下跌直到很多盈利能力较强的大盘蓝筹股跌破净资产时才有所减缓。对比世纪之初的美国市场,环境何其相似,方向又何其相反。 尽管年初市场的反弹仍然不能被认为投资者信心完全得到恢复,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根除了制度性缺陷的非理性萧条的股票市场,不会缠着我们太久。 独家声明: 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体及网站不得转载,除非获得新浪网及作者本人书面授权并注明出处为新浪网。欲转载者请致电:(86-10)82628888转5173联系。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欢迎赐稿与合作。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