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评论 > 基金2005回顾与展望 > 正文
 

货币市场基金趋于同质化 规范发展促使理性回归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4日 07:02 证券时报

  □本报记者 周文亮

  2005年货币市场基金收益迈入了集体理性回归之路。从7家可比的货币基金年净值收益率情况来看,排名第一的南方现金(资讯 净值 论坛)增利仅以万分之三的优势,以2.4916%的年净值收益率领先于排名第二的华夏现金(资讯 净值 论坛)增利,这较2005年4月货币基金7天年化收益率曾超过10%的盛况已经明显趋于理性,同时目前货币市场基金同质化趋势明显

  回归现金管理工具本色

  尽管货币市场基金去年的收益率有所下降,但其作为一种高流动性和安全的现金管理工具,仍受到投资者的欢迎。

  统计数据表明,前三大货币基金在2005年度增长了730.36亿份,货币基金总规模由2004年末的634亿份增加到2005年末的1868亿份,增幅高达194.64%。2005年可以说是货币基金发展年,共有16家基金公司推出货币基金,加上已有的货币基金,总量达到了25只,而规模则已经占据了基金总份额的一半。2005年下半年虽然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率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回调,7日年化收益率降至2%以下,但从2005年全年来看,7家可比的货币基金年均净值收益率为2.4313%,较1年期扣税后定期

存款利率的差值约为70个基点,回归现金管理工具的本色。

  规范发展促使理性回归

  同时,货币市场基金的业绩表现去年出现了同质化特征,从7家可比的货币基金年净值收益率来看,第一名较最后一名的收益率也仅相差19.2个基点,这较2004年约50个基点的差距已经大幅下降。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中国

证监会颁布的《关于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等相关问题的通知》和《货币市场基金信息披露特别规定》,在利于货币市场基金规范运作的同时,也使得货币基金面临着在投资品种单一的局面下,收益同质化回归的趋势不可避免。

  债市走牛提升货币基金收益率

  尽管2005年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趋同,但细微之处也能分出高下,这无形对基金经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业内人士称,货币市场基金之所以能跑赢可比较的基准(如一年定期存款税后利率等),并在2005年下半年持续高于同期市场上央票的收益率,其缘由在于债市经历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上涨行情。国债指数(资讯 行情 论坛)从2005年初的95.85点上涨至年底的109.06点,涨幅达13.78%,运作较好的货币市场基金由于在年初持有较多的一年期央票等优质资产,充分享受了债券牛市带来的好处。踩对了点的货币市场基金,随着债市的持续上涨,持续出现正的浮动赢利,持续出现正偏离度。按照相关管理规定,并且为了回报基金持有人,表现较好的货币市场基金逐渐实现浮动赢利,从而使其回报能跑赢可比较的基准,并高于同期市场上央票的收益率。随着2005年6月份短期融资券的发行,货币市场基金又获得了另一具有较好收益率的投资工具,相信只要能有效控制其信用风险,短期融资券在2006年将成为货币市场基金提高收益率的重要砝码。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03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