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评论 > 基金2005回顾与展望 > 正文
 

2005基金产品回顾之一:舶来品的中国式嫁接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9日 14:12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陈平 广州报道

  “华宝兴业的多策略、光大保德信的量化核心(资讯 净值 论坛)、申万巴黎的盛利精选(资讯 净值 论坛)、上投摩根的阿尔法等,这些都是国内基金市场上投资理念不错的舶来品。”一资深基金从业人士告诉记者。

  截至2005年年底,国内已有18家中外合资基金公司先后设立,并发行成立了70只基金产品,占市场所有基金产品的比例为32.11%;合资基金公司所管理的基金资产合计为1198.26亿元,占国内基金总资产的比例为25.54%。

  而“洋气”的名字则是合资基金产品的一大特色,推介过程中不乏有该产品在其母公司的主要市场上为投资者创造若干收益的介绍,而这股舶来品的风潮不仅在合资基金里出现,传统的老字号本土基金也颇受影响。

  尚需时间消化

  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公司产品经理陆琪表示,引进量化核心产品的时候,公司对中国市场的投资产品以及客户需求进行了实地调查,发现此类适合投资者自主进行资产配置的主动型投资产品尚未出现,再加上公司外方股东保德信在量化投资领域具有优势,基于此才设计开发了该产品。

  光大保德信人士回忆,2004年下半年国内基金发行的规模已经大幅下降,而当时量化核心的首募规模为25.4亿,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该产品的认可。但那时不少散户对该产品恒定仓位的特点并未完全理解。

  “我们在去年借鉴了摩根富林明资产管理集团全球Dynamic基金的运作经验,采用在欧美市场上经过实证检验较为成功的哑铃式投资技术,在国内推出了阿尔法基金产品。”上投摩根富林明基金管理公司市场总监王峰介绍说。

  王峰对阿尔法基金的推出有这样一番理解:国内证券市场经过近两年多以基金为主的机构投资者的演绎,价值投资理念已经成为目前市场上的相对主流。而阿尔法基金产品正是引用哑铃投资技术,在“成长”与“价值”双重量化指标中进行

股票选择。

  除产品以外,“舶来品”还以其他形式潜入了国内基金业——华安上证180指数增强型基金所复制的指数于1月16日开始变更为MSCI中国A股指数(资讯 行情 论坛)基金。

  华安基金公司副总经理、首席投资官姚毓林述说了华安更换指数的想法。姚介绍,上证180指数在编制和结构上很有科学性和代表性,反映了沪市的特点。不过,上证180指数仅覆盖上海市场,华安希望能选择一个覆盖沪深两市的指数。由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Barra公司编制的覆盖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272只A股的MSCI中国A股指数走进了华安视野。

  “如果海外基金经理投资非MSCI指数成份股,很有可能需要经过详细严谨的报送审核,但如果投资MSCI指数成份股,由于其良好的国际声誉,就将免去或简化这道程序。华安通过跟踪MSCI中国A股指数,有望吸引更多的QFII成为基金持有人。”姚毓林表示。

  贴近中国市场

  记者从公开披露的数据中注意到,光大保德信量化核心基金2005年上半年的相对回报为-3.33%,而下半年的相对回报为3.66%。

  “从2005年6月开始,我们对量化模型进行了改进,首先对原有各因子中一些财务指标的定义调整,同时也增加了一些非常重要的新元素,比如:盈利预测调整及买方研究员评级等成长类指标。这些调整使量化模型的结构得到完善,模型更贴近市场,更加实用。另外,基金也加强了行业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在组合构建过程中加大行业配置力度,尤其是细分行业的配置。”量化核心基金经理常昊告诉记者。

  上投摩根阿尔法基金的发行期仅为16天,创下国内股票基金发行时间最短记录。阿尔法基金成立至今已两个多月,资产规模已经增长近20%。截至1月17日,阿尔法净值为1.0638元,其间最高净值曾摸高1.0842元。

  王峰表示,传统意义上,基金经理为追求较佳业绩,通常会采取“多头时买进成长型股票”、“空头时转进价值股”的策略,但在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特殊时期,经济景气循环缩短、市场变化日益加速,多空判断越来越不易。阿尔法基金采用的哑铃式投资策略强调两端投资,在多空环境中都能创造主动管理回报。

  虚名Vs. 实力

  “不少产品从国内引入本土的过程中,难免水土不服,毕竟两地的市场背景有着显著的差别。”陆琪表示。

  银河证券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王群航认为,在产品创新方面,合资基金管理公司也并没有像宣传的那样显示出什么独到之处。从目前已有的合资基金公司的产品来看,最多的是集中在高风险领域。回望2005年中国基金市场的最重要创新,如中短债基金、

货币市场基金的收费分级、利用交易所交易通道的“上证基金通”等等,都与合资基金管理公司无缘。

  一业界人士向记者透露,合资基金公司的股权结构里毕竟外方股东没有控股,外方股东并没有把其在国外的产品库完全展现给中方股东,因此这类舶来品不少只是起了一个洋名字,缺少实质性的产品创新,这也是目前不少合资基金的尴尬。

  也有一些合资基金的产品引用了“绝对收益”的概念。但一基金研究人士告诉记者,“绝对收益”并不代表一旦投资必会有收益,有些基金设置的“安心线”并不是收益保障线,其实质也是业绩比较基准。在缺少卖空机制和合理定价的衍生产品的投资环境下,基金管理人无法保证获得超过无风险收益率的绝对收益。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4,6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