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荒后高低风险争艳 2005基金发行数字化繁荣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5日 14:32 21世纪经济报道 | |||||||||
王群航 2005年新成立的开放式基金总规模为1002.84亿份,如果剔除2004年底发行、2005年初成立的7只基金,则2005年基金市场发行并成立的基金总规模为924.45亿份。 高、低风险争艳
从2005年的发行情况来看,市场上已经发行了55只基金,其中有50只已经成立。如果算上2004年底始发,2005年初成立的7只基金,那么,2005年总共成立了57只基金。 2005年,从分类的角度来看,股票型基金发行了20只,成立了21只(含去年发行的3只);货币市场基金发行了17只,成立了16只(含去年发行的1只);偏股型基金发行了12只,成立了14只(含去年发行的3只);偏债型基金发行了2只,成立了2只;指数型基金发行了2只,成立了2只;债券型基金(即短债基金)发行了2只,成立了2只。 已发行的基金有6大类,主要种类分布在风险线的两端,即高风险端的股票型基金和低风险端的货币市场基金,这两类基金的总数已经超过了已发行基金总数的一半以上,而且,2005年上半年是货币市场基金的集中发行期,下半年是股票型基金发行的高峰期。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有两个重要原因:第一,管理层对于发行市场的“宏观调控”,如下半年大幅减少了对低风险类产品的审批,支持高风险类产品的发行,期望通过股票型基金多募集资金进入股市,支持股权分置改革。这种愿望最鲜明的体现则是银行系基金入市。第二,绝大多数基金公司在持续营销方面都难以取得突破,因此,只好以发行新产品来维持“生计”,这是当前各基金公司只要有条件、有机会就不断发行新品的主要原因。 发行难易不同 不同类型新基金发行难易程度差别很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第一,发行的期限。自开放式基金问世以来,约定俗成的发行期限通常为一个月。但是到了2005年这种情况有了变化,一方面,货币市场基金纷纷缩短了发行期限,很多基金的发行期限都缩短到2周左右,其中,嘉实货币(资讯 净值 论坛)、银华货币(资讯 净值 论坛)的发行期限分别只有6天和7天;有延期行为的仅有两只基金,即中信现金优势延长了3个交易日,大成货币(资讯 净值 论坛)的直销延长了1个交易日。 相比较而言,2005年发行的绝大多数以股票为主要投资对象的基金延长了发行期,而且基本上都延长2周。之所以如此,根本原因在于前期募集的规模不理想。笔者认为,这种普遍性的延期行为贻害无穷,耽误了其他基金发行档期,据初步估计,2005年至少减少了一个档期批次的数只基金发行,“挽救”个别基金的行为却对整个行业的“正常发展”产生了副作用。 第二,成立的规模。发行时间的长短与基金成立规模的大小之间有着一种奇怪的负相关关系,即发行时间长的基金不一定就是成立规模大的基金,而发行时间短的基金和发行时间没有延期的基金发行的结果都比较理想。2005年发行并成立的新基金平均成立规模为18.49亿份,户均认购份额为8.98万份。不同类型的新基金平均成立规模和户均认购份额均相差很大。具体情况参看下表。 通过此表,可以发现: 除了银行系基金以外,涉及到股票投资的、具有一定程度风险的基金发行情况都不是很好,每只基金的平均成立规模都小于10亿份,如股票型基金、指数型基金、偏股型基金、偏债型基金。 低风险产品比较好销售,如债券型基金、货币市场基金。投资于短债市场的债券型基金热销,与它们成功的产品创新有很大的关系。 银行系基金抢眼,三只银行系基金成立总规模为154.23亿份,平均规模为51.41亿份,户均认购规模为3.85万份。在股票型基金发行状况十分不景气的2005年下半年,银行系基金集体有如此巨大的首发规模,且户均认购数量又很小,其销售能力既让人感叹,又让人怀疑。 问题 2005年是中国基金市场大发展的又一年,但这一年同2004年一样,又是一个“数字化”的繁荣年度,即依靠发行来推动市场规模的膨胀。这个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很多问题应该值得认真思考。 第一,基金公司是否需要发行那么多的新基金?基金行业已经初步出现了人才荒,最为典型地表现在基金经理和研究人员方面,表现在银行系基金的成立对于基金行业的震动方面。若干基金公司网站上常年挂着招聘广告,2005年下半年以来很多新基金都是基金经理“一拖二”管理,部分基金公司的专业研究人员只有五人左右,空虚的泡沫式行业发展状况令人堪忧? 第二,基金公司凭什么可以发行那么多新基金?2005年,除个别公司外,绝大部分基金公司都发行了新产品,有少数公司还发行了两只。管理规模直接关系基金公司的收益多寡,所以,只要条件许可,基金公司都有不断发行新品的冲动。有些基金公司的投资管理能力处于行业的中等或者更低,这样的公司暂时没有显现出良好的投资管理能力,任由它们发行新基金,不免有坑害投资人之嫌。 (作者供职于中国银河证券研究中心,本文仅代表其独立观点) 相关专题:基金2005年度回顾与展望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